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湖北自考网论坛-湖北自考论坛|湖北自考网|湖北最大自学考试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3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语文(本)串讲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13:42: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学语文(本科)

                 论 说 文

精读部分

第一篇 季氏将伐颛臾

第二篇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三篇 秋水

第四篇

第五篇 谏逐客书

第六篇 灯下漫笔

第七篇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八篇 选择与安排

泛读部分

第一篇 赵威后问齐使

第二篇 答李翊书

第三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四篇 答司马谏议书

第五篇 论毅力

第六篇 论学问

论说文的特点与写作

                记 叙 文

精读部分

第一篇 郑伯克段于鄢 

第二篇 李将军列传 

第三篇 张中丞传后叙 

第四篇 种树郭橐驼传 

第五篇 香市 

第六篇 爱尔克的灯光 

第七篇 背影 

泛读部分

第一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二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第三篇 报刘一丈书 

第四篇 马伶传 

第五篇 故都的秋 

第六篇 往事 

记叙文的写作与特点

 

                诗 词 曲 赋

精读部分

第一篇  

第二篇 饮酒 

第三篇 行路难 

第四篇 兵车行 

第五篇 杜陵叟 

第六篇 关山月 

第七篇 炉中煤 

第八篇 门槛 

第九篇 虞美人 

第十篇 八声甘州 

第十一篇 江城子 

第十二篇 摸鱼儿 

第十三篇 [越调]天净沙 秋思 

第十四篇 前赤壁赋 

泛读部分

第一篇 国殇 

第二篇 上邪 

第三篇 短歌行 

第四篇 从军行 

第五篇 山居秋暝 

第六篇 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七篇 登高 

第八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九篇 无题 

第十篇 一句话 

第十一篇 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十二篇 鹰之歌 

第十三篇 声声慢 

第十四篇 破阵子 

第十五篇 长亭送别 

第十六篇 [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 

诗词曲赋的特点与欣赏

                   小 说

精读部分

第一篇 风波 

第二篇 断魂枪 

第三篇 苦恼 

泛读部分

第一篇 石崇与王恺争豪

第二篇 宝玉挨打

第三篇 嘱咐

第四篇 米龙老爹

第五篇 麦琪的礼物

小说的特点与欣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今天你自考了吗?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3 13:42:43 |只看该作者

大学语文(本科)

  同学们好,现在辅导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本科大学语文。因为内容多,课时少,不能全面地、细致地进行辅导,因此希望同学认真自学,特别是要反复阅读课文,认真地读注解,读提示。并结合练习进行思考,然后参考我们的辅导。

  现在辅导第一课,也是议论文精读部分的第一篇,议论文精读部分共八篇,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谏逐客书》、《“今”》、《灯下漫笔》、《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选择与安排》。

              论说文(精读部分)

            第一篇 《季氏将伐颛臾》 

一、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是后人研究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在教育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二、文体知识。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本篇是一篇记言散文,属于论说文中的驳论文。

三、主旨。

  本文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

四、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写孔子听到冉有、季路通报季氏将伐颛臾后的回答。主要阐明季氏不该攻打颛臾的理由。

  第二段写孔子听到冉有说出推卸责任的话以后做出的回答,主要说明冉有、季路对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段写孔子听到冉有为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辩解时所做的回答。指出问题的要害不在于季氏忧虑颛臾近于费,而在于萧墙之内之患,同时阐明治国治家应用文教德化的主张,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那么这篇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特点是先揭示论题,交代引起辩论的原因,摆出应驳的靶子,清晰地表现出论辩双方的论点。然后引古语、用比喻,有利地驳斥了冉有的推辞,最后深入一层提出原则,讲清利害,指出实质,提出主张,形成了围绕中心论点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驳论点、驳态度、驳论据,层层深入,步步紧逼,全面地进行了驳斥。在驳论时,批驳与论说相结合,破中有例,一方面进行驳斥,一方面阐明孔子的主张,使驳论有充分的说服力。

 五、写作特点。

  这里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创作特色。

  (一)应驳的靶子明确,批驳的论点鲜明。

文章的开始就提出了应驳的靶子,所以说对应驳的论点明确,同时批驳的论点也鲜明,正如第一段孔子批驳的“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不仅观点鲜明,甚至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

  (二)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几点呢?

  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有三点:

(1)先王以颛臾为东蒙主,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颛臾是鲁国领土的一部分,即“且在邦域之中矣”。

(3)颛臾是国家的臣子,即“是社稷之臣也”。

  无论从历史情况,还是君臣关系来说,都不应该攻打颛臾。

(三)论据的多样性。

  本文运用了三种论据:

(1)是以历史材料作论据,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2)是以现实事件作论据,如颛臾在邦域之中,而且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不能辅佐即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是以名人名言作论据,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四)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了驳论,破中有利。

  文章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了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的三段话引出了孔子的三段议论:

1、先报告了季氏将有失于颛臾的事,孔子用历史和现实批驳了他们,之后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2、既而冉有推卸责任,即“夫子欲之,是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以史书之名言为论据,及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他们之后,又以反问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最后,冉有又提出“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此时义正辞言的提出自己的主张,指出应该以修文德来治国,并尖锐地指出其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些地方都是都是破中有立。

(五)运用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以增强说理的力量。

  本文第二段中孔子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先是用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说明他们辅佐季氏的失职。“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这一比喻有双重语意。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虎兕出于柙”比作季氏攻打颛臾。“龟玉毁于椟中”比作颛臾被消灭,这是一层语意。

  第二层语意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人。“虎兕出于柙”行凶,“龟玉毁于椟中”是看管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比喻含义丰富,非常形象地批评了冉有、季路的失职。文中的排比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文中的反诘句有:

  第一段中“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第二段中“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这些反诘句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正面阐述更有力,更能引起人的警觉。

(六)疑难词句。

一、请掌握下列词语。

(1)将有事于颛臾。“事”是战争

(2)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一词当岂不、恐怕讲,“过”是责备,做动词,“尔”指冉有,“与”相当于“吗”

(3)是社稷之臣也。“是”当这讲,指代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种。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贡献就:居,担任。列:当职位讲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颠:跌倒,扑倒。相:辅佐的人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厌恶。舍曰:不说。辞:推辞,寻找借口

(7)即来之,则安之。来:是招来的意思,归顺使动用法,就是“使之来”。安:当“安定”讲,也是使动用法,使之安

  下面将下列几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翻译:冉求,这岂不责备你们,这是国家的臣子呀,为什么讨伐他呢?

2、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翻译:我担心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呀。

第七项,熟记并理解下列成语。

虎兕出于柙,既来之,则安之。分邦离析、季孙之忧、祸起萧墙。

             第二篇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五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具体提出,要给民以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六项,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其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己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已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梁惠王的自满情绪基本已被扫除。在论辩中已处于劣势,孟子趁胜追击,因势利导、循循善秀,提出了施行人道的具体措施。勉励他施行仁政。并为梁惠王描绘出一幅行王道的美好图景,这是应用扬的说理方法。然后以杀人怪兵器为喻,批评梁惠王没有对人民施行仁政,这是运用抑的方法,最后梁惠王只要不把责任归罪于荒年,则天下之民至焉的愿望定能实现,这又是扬。这是说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善用比喻生动形象,文中以战为喻的描写有声有色,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指出梁惠王的作法与邻国没什么区别,也抨击了他自诩有功的矜态,又用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揭穿统治者惯于推卸责任的手法,议论尖刻、有力。

  第三个特点,文中的排比句:排比句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和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是三个排句。

  下面还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和第二个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和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个句子也是排比句。

第七项,疑难词句。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就是凶年,灾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是增加,更加的意思。

(3)弃甲曳兵而走。兵,兵器。走,跑,这里指逃跑。

(4)直不百步耳。直,仅,只。

(5)数罟不入夸池。数,细密的意思。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就是供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者办丧死。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指须发花白。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读望,用作动词,即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的意思。

(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怪罪。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斯,是这样。焉,代词,指梁惠王。

第八项,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翻译:丢弃了盔甲,托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有的逃了五十步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战士耻笑跑了一百步的战士行不行。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绵衣穿,有肉吃,老百姓不饥饿,不受冻,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3、狗彘食人食 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翻译: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曾想到打开仓廪加以拯救。

这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辅导完了。

               第三篇 《秋水》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他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和“杂篇”是他的门人和后学者所作。

第二项,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3 13:42:57 |只看该作者

中心论点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自多。

第四项,层次和段落。

  本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

  即河伯所想所说。先写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到海边看到海以后,认识到最为天下之美近在已是错误的。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二部分是第二个自然段。

  即写‘海神’北海若的谈话。阐述天下万物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人不可自多,不可自满。

  以上两大段还可以各分几个层次。

  第一段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写何伯的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到海边后才认识到自己那种自多的观点是危险的。

  第二段分为四层。

  第一层从“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到“尔将可与语大理矣”。阐述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

  第二段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海若阐述海是比河大,但又比天地小,所以不能自多。

  第二段第三层从“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通过一系列的类力,阐述世界万物和人类都有大小、多少之比,人是很渺小的。

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

  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第五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

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

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

  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士之所劳,尽此矣。

第二段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最后,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

  本文的结构特色:本文的结构特色是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第五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寓论述于寓言之中。本篇是议论文,但我们未见有抽象的说教,而是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

二、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三、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

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盲木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四、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使气势磅薄,说理有力。

排比句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还有,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还有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而大仓乎?还有一个句子,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士之所劳,尽此矣。

             第四篇 《今》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李大钊文集·今》。

今写1918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他的作品有《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文选集》。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1918年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随后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主编《晨报副刊》。1920年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第二项,文体知识。

《今》写于1918年4月,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文,李大钊的议论文观点新、议论精、逻辑性强、语言朴实、平易、自然晓畅。鲁迅评论李大钊的文章是革命史上的丰碑。

第三项,主旨。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作者认为《今》最易丧失,所以《今》最可宝贵。而且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只有珍惜把握现在,才能真正创造未来。本文中心论点是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这一论点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因为当时有三种情状,有的人因念《今》而怀恋过去,幻想将来,有的人乐今,而悠悠岁月,醉生梦死。也有人为拯救祖国,而积极奋斗。李大钊深知青年是改造社会的先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而勉力他们要珍惜今天,立足现实,担负起改造社会,创造未来的历史使命。作者虽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呼吁,进行社会变革,但是不难觉察作者重视现实的思想意图和企盼变革的殷切心情。因此本文的论题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即我认为世间最可宝贵的是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第二部分为第二、第三自然段。这一部分先引用哲人的名言为理论依据,证明今天是最可宝贵的。又以时间刻刻流转,绝不停流地事实为论据,阐明“今”最易丧失。从而劝导人们要惜“今”。

第三部分为第四个自然段,这一段的观点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观点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来论述的。

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从“有的哲学家说”到“有些道理”为第一层。作者从哲学家的两种说法中提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05-12-13 13:43:12 |只看该作者

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有道理。为什么这样认定呢?下面用各种论证来证明。

第二层次从“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到“势力结合势力,问题牵起问题。”这个层次首先用理论分析法阐明现在这一时代的思潮是由过去时代思潮一一凑合而成的。接着用比喻论证,以日常生活经验为比喻论据,举我们投一个石子,在时代潮流,其波澜声响永远传播。说明“今”有一贯相连的永远传播性。又举出屈原的《离骚》,使人感泣,打击林肯的腔声,呼应于时空。进一步阐明他们会在下一个时代的传演,至于无穷,这是以历史事实为论据论证的。

经过这样的细密和层递的分析论证,阐明一个时代的变动和各种事件呼应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

第三个层次从“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到结尾。作者由分论到总结论证,归纳论证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动关系。准确地阐述了无限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限地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所以这一大自然段的论点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文章结尾处呼应开头,首尾一致地阐明了“今”是最可宝贵的道理。

第五项,写作特点。

第一点,论点鲜明。全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点,以多种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多种论据:

第一种论据是引证名人名言作理论根据。如哲人耶曼孙的名言“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换回来,明天还不确实,尔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这一名言引用恰当,有利论证了“今”最可宝贵的中心论点。

第二种论据以自然的客观现象为事实作论据。如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这是以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为事实作论据,简明扼要,很好地论证了“今”最易丧失的中心论点。

第三种论据,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事实论据,如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边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向永远流动的传播,不能消灭。这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事实论据,又以论证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的道理。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论点,同时间接地证明了“今”最可宝贵的中心论点。

第四种论据,是以历史事实为论据,如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这是以史实为事实论据,与上面那个事实论据起到同样的作用。

下边是写作特点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说理透壁。

本文论述的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辩论关系,逻辑严密,说理透壁。

过去、现在、未来是三个互相区别的时间段,但作者认为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这样就突出了现在的主导地位,得出结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就把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辩论关系论述得非常透密。

第四个特点,把抽象的哲理写得具体传神,用拟人手法写时间,说它风驰电掣一般地过去了,写人投石子,则写他流动传播。写投一石子与时代潮流,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遥相呼应,这是比喻论证。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把抽象的哲理和科学的知识阐述得具体传神,富于动态。这是第四篇《今》的辅导。

             第五篇 《谏逐客书》

第一项 作家、作品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战国末入秦,为秦王迎政的客卿,后来官至丞相,始皇死后被杀。是秦代著明的政治家、散文家,代表作《谏逐客书》、李斯的碑文有、《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歌颂秦朝的功德,对后代的碑志铭文有影响。

 第二项 文体知识

《谏逐课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的议论文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第三项 主旨

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全文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第四项 层次段落

全文共五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严密,无懈可击。

第五项 写作特点

1.论点鲜明。开门见山,使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

2.论据充足。论据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1)历史事实。本文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即秦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然后作者归纳:

1)归纳一段得出结论,紧扣中心论点。提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

2)现实事例。第三段先极力铺张秦王所爱之珍宝、美女、音乐,但都非秦国之产,秦王“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只是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这就指出这种做法只是快意当前实在是眼光太短浅了,不仅如此,对任用人才则相反,“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两相比较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最后深化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切重要害的指出,这决不是秦王想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

李斯站在秦王的立场从想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出发,这种不注用人才,不广贤纳士,还想驱逐客卿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又有利的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3)理论作证。第四段进一步分析深化,从自己所听到的名言,又以五帝三王的经验为依据,指出:三王之所以无敌天下,那是因为“不却众庶”是“不却众庶”的好处。而今却不同,而今乃是“弃黔首却宾客”,那会怎么样呢?那样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那样会“以资敌国,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其结论就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通过引证分析阐明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从而又紧扣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证明逐客是错误的。

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才得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3.论证有利。本文论证方法多样。第一个就是以举例例证驳斥谬论;第二个是以演绎推理,铺陈事例,引出谬误,进行驳斥;第三种方法是正反对比,透辟的分析有力的论证其要害;第四个方法是以归纳论证得出结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鲜明而有利的。第三段以重物和轻人相对比,使人清晰的看到逐客令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这正是作者击中要害的论述。第四段以纳客之好处和逐客的之害处做对比,又使人鲜明的认识到逐客的危害性、危险性。那么第三段、第四段对比的论述周详而透辟,才振动了秦王使他清醒,从而撤除了逐客令。

4.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语言生动采用了大量的铺张手法。

如第三段以前的大部分,语言流畅是因为运用对偶、运用长短不一的散句,长是三四个字、十几个字相迭而出,使文章有节奏有韵味。

又如文章还大量的运用了大量排比句,接踵联翩,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此外文章还有铺陈、对偶、排比。运用铺陈的部分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中的求士,以“西取、东得、迎”来铺陈纳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铺陈扩土的结果。第三段更是极力的铺张秦王所爱的“珍宝、美色、音乐”。铺陈手法主要是凭借大量的运用排比句来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扩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爱之、色、乐、珠、玉;第四段中地广国大、兵强和泰山、河海、王者之所成就有气势有感染力。

本文中还有了大量的对偶句,如:“强公室,杜私门”、“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他们或因为同义而强化,或因反意而对照,在增强气势,加重语气的同时,也造就了音调、节奏的和谐和句势均衡、对称之美,使之有质有文。

               第六篇 《灯下漫笔》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鲁迅杂文《坟》。这篇文章分两部分,分别以1925年5月8日和1925年5月22日发表在《莽原》周刊第三期和第五期上。

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初学医,后改学文学,决心改造国民精神,积极参加民族革命活动,1909年回国,搞教育活动,曾在诗歌中表示求国求民的决心。他在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1936年10月19日逝世。1918年4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这一笔名,他的代表作是《阿Q正传》,著作有《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杂文,也称文艺性证论文。鲁迅是杂文的开创者,它的内容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各个方面,写得深刻犀利,既有清晰的逻辑性,又有生动的形象性,像投枪和匕首是诗和证论的结合。

第三项:主旨

本文的中心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复古主义的实质做了深刻的剖析,对封建历史和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做了揭发批判,在彻底否定了现实后,向青年人发出了反帝反封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时代的号召。

中心论点,有两个中心论点。

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无非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交替的时代,于是号召青年创造一个第三样时代。

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于是呼吁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第四项:层次段落

第一个部分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1—4):由辛亥革命后,生活中钞票的贬值,人心慌乱,而后百姓即又在吃亏之后,安心喜欢的事例,引出一个论题,就是我们即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个层次是(5—11):用引证和例证法论证过去中国的历史是百姓当奴隶的历史,而且从民主心理的角度分析,中国人也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作者指出,对人民来说,几千年的历史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交替的时代循环。

第三次层次是(12—14):分析论证复古主义者掀起的复古逆流正掩盖着人民当奴隶的事实,于是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人创造第三样时代,给人的地位,给人民以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这是第一部分的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次层是(1—3):由生活中鹤见祐辅氏写的《北京的魅力》书中引述的话,指出外国人都在称赞中国的“固有文明”。这里说的“固有文明”指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者引出外国人赞扬中国“固有文明”这个论题是为了指出这种“固有文明”的背后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人民的被奴役被压迫。

第二个层次(4—6):这个层次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分析,所谓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封建的等级制,辛亥革命后反动统治把这种等级制演化成为投降内外的等级观念,对国民专横对外国人柔媚。这就揭示了封建社会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和吞食人民的文化基础。

第三个层次(7—9):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揭示被中国“固有文明”掩盖的社会本质,是人民被吃掉的血的事实,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国者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最后发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这是第二部分的三个层次。

那么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具有互相联系,对应统一的关系。

第一部分从剖析民族心理出发,对中国的历史进行了剖析,说明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等级森严的封建的统治。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人民总是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奴隶”。人们被奴役的已经麻木不仁,这正是军阀统治、帝国侵略的社会基础。因此鲁迅指出:我们不能老是满足于“古已有之”,更不能神往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他唤醒人们,唤醒青年认识这种严重的现实,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那么如何去创造第三样时代呢?接着第二部分进一步揭露了所谓的文明者和所谓的中国者。提出:只有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才能完成青年的使命,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所以前后两部分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互为条件的关系。

第五项:学习的要点

1.理解本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

理解本文对中国历史进行的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漫长的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这一概括极其确切,“因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所谓下于奴隶的时候”就是指“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这两种时代的交替循环,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概括,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本质,体现了他那深隧的历史洞察力,醒人耳目、憾人心魄。

2.理解本文对民族心理的剖析。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对中国民族心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他们惟恐做不上奴隶,希望有主子给他们定下奴隶的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轨道,如果这规则稳定不变,则万幸无患,称颂天下太平了,这说明中国几千延续下来的民族心理十分可悲,他们麻木不仁,苟且偷安,俯首贴耳,屈服于统治者的暴力之下。作者深刻的揭示了民族心理的奴化性,其目的在于开启明智,唤醒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3.理解鲁迅所说的三种时代的内函。

这三种时代是指: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2)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3)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这三种时代的内函是什么呢?是这样的: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是指下于奴隶的时候,是社会处于战乱时期,百姓比奴隶还不如。

(2)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是指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可以按奴隶规则生活。

(3)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指百姓摆脱了奴隶地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时代。

4.理解本文所揭露的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食人实质。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揭露了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实质,作者认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文明就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一级一级的制驭着,贵吃*、大吃小、上吃下,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这大小无数的人肉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所以作者尖锐的指出了,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5.理解本文对当时中国现状的深刻剖析。

在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不仅揭露了中国固有的吃人实质,而且对当时中国现状做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人肉的筵宴,但这些筵宴只有阔人才能享用,而大多数穷苦百姓在受冻挨饿,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的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这种严重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正是中国当时现状本质之所在,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这种人肉筵宴将要一至排下去,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安排这种人肉筵宴的厨房,只有毁坏这厨房,才能彻底的改变当时中国的现状。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05-12-13 13:43:29 |只看该作者

6.明确本文作者所指出的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作者在本文中指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在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当时进步青年的历史使命。

第六项: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本文从自身感受起笔,然后以大量日常生活事件、历史事实和文献典籍为论据,多方进行论证,最后推出文章结论,这就是本文论述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运用反语、暗示、比喻、排比和讽刺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反喻的句子有:古人的“良德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的就叫做“天下太平”,人们便要心悦诚服等。

暗示的句子有: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轿夫如果能对做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就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

讽刺的句子有:古圣先贤;乐观的爱国者;先儒;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可有谁听到人叫唤么?

比喻的句子有:把中国比做喻成厨房、筵席。

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了文章的思想性、批判性也表现出鲁迅深沉浑厚的感情,同情人民,针砭时弊,文章确实表现出杂文投枪一样的战斗力。

《灯下漫笔》就辅导完了。

           第七篇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1963年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话。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他领导中国人民胜利的进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论说文,属哲学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论述阐明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从而说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并强调对全党要进行辨证唯物论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

全文论证的问题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从开头—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其论点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这一层不仅正确的回答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问题,而且强调了正确思想的能动作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但被群众掌握就是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第二部分(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就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其论点是,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一段的段意是谈人们认识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层次(从这个时候的精神、思想—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谈人们认识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层次(从这个飞跃——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强调人们的认识要在实践中检验。因为只有第二个阶段的飞跃才能验证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此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

第四个层次(从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识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因此认识过程必须经过多次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才能完成,这就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第三部分(从现在我们的同志中—结尾):论点是,进行辨证唯物论认识论教育的必要性。

这部分首先指出党内有很多人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因此才强调很有必要进行辨证唯物论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

第四项:学习要点

1.认知本文阐明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理解关于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基本含义。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具体地说就是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五官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形成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以后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就是认识过程的 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即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具体的说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这些认识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第六项: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行文富于变化。

作者在阐述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时,在表达上即有概括又有叙述,但是在两个阶段的行文却有变化。在阐述第一个阶段时先叙述后概括,即先叙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再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再具体叙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样使句势富于变化,行文具有波澜。

第二个特点:运用设问句、排比句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句主要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生产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这里运用了设问的方法,引人思考,然后再回答,使人印象就犹为深刻,难以忘怀,同时用在开头也是提出中心论点,十分醒目。

那么,还有就是四字句式连续而发,增强气势。本文结尾使用了六个四字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力量。

             第八篇 《选择与安排》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1946出版的,作者的论文集《谈文学》。作者是朱光潜,安徽人。是我们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成就在美学领域。重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译作有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等。对奠定我国美学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还有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理论读物。如,《谈文学》和《谈美书简》等。

 第二项: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谈写作经验的议论文,论说广征博引,自然通达,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说理文也要美感的范例。

 第三项:主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的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他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分两层,说明作文构思时最重要和最艰苦的工作是选择和安排。

第一个自然段是第一个层次:提出论题说明选择与安排的重要。并且指出选择与安排是对生糙的材料进行“锤炼、刻画”,而且相同的内容经不同的人用变迁了的形式,就会产生变迁了的内容,给作品以新的形式,新的生命,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艺术成就。

第二自然段是第二层次:说明最好的文章要最好的字句和最好的层次。进而说明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作者以用兵要精,比喻选择字句的重要,又以布阵要好来比喻文章的安排。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利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力。

第二部分(3—8):分两层次

第一层次(3—4):谈选择。这个层次先从理论上分析论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选择从消除方面来说就是剪裁上的排弃,割爱。不知选择大半是由于思想懒惰和虚荣心所产生的错觉,并举出大学生的文章来做例子,又以用兵攻坚的事例进行类比论证,指出选择的重点是文章的主旨。要重点完全摆在主旨上,在这方鞭辟入里,突出于其他一切之上,这就是选择。

然后又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选择要选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使他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

大的方面如写劫生辰纲的梁山好汉,只写劫生辰纲不写别的;写汉姆雷特只写他的家庭悲剧,不写别的。小的范围如写人物性格,写细节时只写那种选了它,其余细节就可以不言而喻了,如写《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吝啬,临死时看见油灯里有两茎灯心就不能闭眼;写《红楼梦》中妙玉冷僻而又不能忘情就选用她自己的这个“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宝玉做寿,暗地递一张粉红笺的贺贴”选得精到。

第二层次(5—8):谈安排。重点在谈安排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记法。第五自然段以亚里斯多德《诗学》中论戏剧结构为论据,阐述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注意布局。布局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断;第二,头尾和中断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有一股生气贯于全体。

第六个自然段:指出,想懂得布局的决窍,最好是先分析研读完美的作品。同时自己在写作时,要苦心衡量斟酌。

第七和第八自然段:分析结构安排上两个重要的条件。

第一是层次清楚。这要求那些哪些话在前,哪些话在后,须有一个层次,层次清楚了才会有头有尾。上文意思“生发”下文意思,文章前后自然生发,脉络衔接,不致脱节断气,关键是思想严谨,条理缜密。

第二是轻重分明。以主旨为纲,纲须领目,目须附属于纲,尊卑有序,然后全体自能整一。

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具体的记法是,一在层次上显出;二轻重也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意思重要,篇幅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占少,这样题旨醒豁,比例匀称。

第三部分为第九自然段:这一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材料的选择安排是一般的原理,但具体的“理”和“法”有辨证的关系,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在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理的同时,写法应人而宜,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就是所谓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第五项:本文的学习要点

要点之一:

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共有四个主要观点,除主旨外,还有另外三个观点。

第一要善于选择材料。首先要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进行剪裁,舍得割爱,写入文章的材料不能前后重复和自相矛盾。其次要选择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集中力量把主旨表现的深刻透彻。

第二要善于安排材料。首先结构要完整,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有中断,而且在各必然的地位,还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其次,层次要清楚,轻重要分明,这也是一篇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第三文章要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学习要点二:

理解本文所用的类比,推理方法,所谓类比,推理方法就是两类属性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的一种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论证方法。

本文以用兵和作文类比。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兵在精不在多,文章的材料要少而精,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部位,才可以发生最大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6#
发表于 2005-12-13 13:43:42 |只看该作者

的效力。作者通过以上相似之处的类比,十分自然的推断结论,即然用兵要选精兵,布阵也就很讲究。那么在作文中选择、安排材料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此外本文还以兵家的“常山蛇阵”与有生命力的艺术品相类比

推断出一篇好文章的布局,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的道理,由于作者抓住了类比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推理,比的事物又生动形象,因此推断出的结论既可靠而又有说服力,又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学习要点三:

分论点层次清楚的简要分析。层次清楚是完美作品结构上必须具备的要件之一。作者在论述这一论点时,大致有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指出文章须有层次;其次论述层次清楚是指文章的头尾和中断,要各在其位,并通过生发和承接使文章成为完整的有机体。

其次,指出层次不清楚,即文章不同的毛病有多种,最厉害的是上气不接下气,主要表现为脱节断气,前后矛盾和意思杂乱。

最后,归纳以上毛病的根由,都在于思想疏懈。

学习要点四:

分论点轻重分明的简要分析。轻重分明也是完整作品结构上必须具备要件之一。作者在论述这一论点时,大致有以下四个层次:

首先,论述轻重分明的作用,它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可以使重者越显得重,产生强烈的效果。

其次,进一步指出艺术的特征是完整,要使完整做到整一完美,必须轻重分明,纲举目张。

最后,论述了在文章中做到轻重分明的两种办法,在层次上和篇幅分量上显出轻重。

              论说文(泛读部分)

           第一篇 《赵威后问齐使》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一部史料汇编,《战国策》分国记事,是属于国别体杂史,现在流传的《战国策》是由西汉学者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的,并由刘向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第二项:文体知识

《战国策》也叫《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书》、《修书》、《长书》诸名,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严厉批驳了齐使君,君贵民*的错误观点。反映了赵威后以“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第四项:学习要点

要点之一:

本文的议论方式,本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通过赵威后对齐使的一连串反驳,阐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例如,第一段针对齐使君贵民*的错误思想。赵威后接连反击“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问末者也?”前两个反诘句阐明了“民先君后”的道理;后一个反诘句把“民比作树根,把君比作树稍”形象地说明了“民贵君轻”的道理,语调急促,且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第二段中用“何以至今不业也?胡为至今不朝也?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等反诘句,据事实阐明赵威后的解见。

这些反诘句的作用不仅即有逻辑力量,而且绘声绘色的描绘出赵威后的声情语气,使本文具有了文学色彩

学习要点之二:

文中的铺陈排比句。

1.“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2.“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3.“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4.“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5.“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第五项:赵威后问齐使的层次段落

第五项:层次段落

全文分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记叙赵威后“先岁再民后君”的民本思想。

第二段(2自然段):记叙赵威后对齐国如何选用人才治理国政的议论。

这里再分一下各段的层次

第一段,先写赵威后还未打开齐国给他的信,先就发问,直接提出“先岁,再民,后君”的政治主张。然后摆出齐国使者的反问“岂先*而后尊贵者乎?”并以此对比衬托赵威后政治主张的进步性。赵威后认为“苟无岁,无以有民,无以有君”强调以“以民为本”。

第二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提问“钟离子,叶阳子,北宫婴儿子”三位贤者,指出他们“养民”、“息民”,“孝情”为什么至今未表彰重用。

第二层分析,对这些有益于“民生”“民息”的人不重用,齐王又怎能统治全国,是“万民如子女乎”。

第三层:与上层对比的指出齐国於陵那个地方,那个叫子仲的人“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为什么至今不杀,这对国家没有良好的作用。

这三层分析要求齐国举贤任能、惩处邪恶以巩固统治。

第六项:疑难词句

1.齐王使使赵威后:使使:派遣使者的意思,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的意思;后一个“使”为名词,是使者。

2.臣奉使使威后:前一个“使”为名词,使名;后一个“使”为动词,出使。

3.有粮者亦食:“食”当给予食物讲,读“sì寺”做动词用

4.有衣者亦衣:“衣”给衣穿,做动词用

5.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王齐国的“王”读“wàng旺”,统治齐国的意思,作动词用。 子万民:视万民如子女;“子”作动词,意动人用法

6.上不臣于王:这个“臣”是称臣,动词

7.书未发:发:是启封的意思

8.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通“胡”,哪有,岂,难道之意

9.振困穷,补不足:振:同“赈”救济的意思。

10.彻其环瑱:瑱:是戴在耳垂上的珠玉

11.中不索交诸侯:索:是谋求

12.此率民出于无用者:无:没有良好的作用

第七项: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第一个句子: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解释为:如果没有好年成,怎么会有百姓,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个微细末稍的呢?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7#
发表于 2006-6-9 18:07:14 |只看该作者
srs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8#
发表于 2006-8-2 08:32:20 |只看该作者
TKS!!!!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9#
发表于 2006-8-10 15:10:50 |只看该作者

管理员,您好!请问我为什么"大学语文本科精读部分"进不去呢,要怎样才能积累"金钱",急!!盼复!!!!

不甚感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10#
发表于 2006-10-14 17:40:21 |只看该作者
好贴!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自考论坛导航|湖北自考网论坛   

GMT+8, 2024-6-17 22:59 , Processed in 0.03752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湖北自考网论坛 X2

© 2001-2017 湖北自考论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