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湖北自考网论坛-湖北自考论坛|湖北自考网|湖北最大自学考试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功源于勤奋 自考托起希望 [复制链接]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2 14:42: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十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祝永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我叫祝永良,现供职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下属鄞州日报
社。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成功源于勤奋,自考托起希望》。

今年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20周年,在这20年中,我与她共同度过了17年。回首当年,
那时的我风华正茂,但却一直为如何面对社会而彷徨无着,也就在这个时候,我有幸结识了自考,从此
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充满艰辛而又充实的人生道路。

我的老家在如今的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一个偏僻山村。1982年6 月,18岁的我遭受到人生的第
一个挫折——高考名落孙山。本来,按照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底子,再补习一两年仍旧有希望迈进大学门
槛。可家境的贫困却再也无力承担我的学习费用。为了不给父母增添压力,高中毕业的我只好依依不舍
地离开了校园,开始回家务农。

半年后,当地一所小学打算招一名民办代课教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报名,没想当下就
被录用了。就这样,我重新回到了校园——虽然那不是我所梦想的大学校园,但我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
易的机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带课的同时也不放弃复习。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第二年我就被评为原萧
山县临浦区1984年度先进教师。那时的我,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以为自己也能和别的民办老师那样,
通过报考师范学校来圆自己的大学梦,于是我一次一次跑到有关部门咨询,可得到的答复一次又一次让
我失望:在编民办教师可以,你属于民办代课,不可以——大学的大门再一次对我关闭了。那一年我刚
好20岁。

拿着一个月26元且要到年底才能兑现的微薄薪水,实在无法支撑家里的负担,1985年,我忍痛
离开心爱的教育岗位,跟着熙熙攘攘进城的农民,涌进了地处宁波的省建二公司下属三工区,穿上灰色
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我成为一名标准的农民合同工。

新的生活就在建筑工地开始了,每天白天,我在预制场上拉黄沙、石子、混凝土,张拉钢筋,
晚上吃饭睡觉……生活似乎就要这样在繁杂和单调中度过,只有在短暂的休息时间,独自回想起已经远
去很久的大学梦。做小工的头两年,伴随着同样的迷茫与无奈,我无法找到生活的座标、看清未来的方
向。

19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工休时,见身边有张撕了一半的废报,便随手捡了起来。也就
是这张随时都有可能随风飘走的报纸,成了改变我人生的契机。原来,报纸上刊登着一则省高等教育自
学考试报名的简章。得知社会上原来还有这样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感到热血沸腾,当天下午就请假
赶到宁波市镇海区自考办咨询。我永远难以忘记,自考办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正
患着重感冒,喷嚏不已,而当我从老师口中得到自己有资格在异地参加自学考试的明确答复后,顿时症
状全无——我感谢命运没有放弃我,而命运同样还要考验我。

和许多考生相比,我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是工作强度大。一天10个小时的体力劳动下来,
本来就身体单薄的我很难振作精神拿起课本读书;其次是宿舍多人一间,工友们晚上要打打扑克聊聊天,
若有个读书学习的人夹在其中,肯定会显得很不合群;三是在自学过程中,我常常听到这样那样的“好
心”提醒:你是农民合同工,就算毕业了,单位也不可能用你,还是省省吧。

农民合同工,这5 个字难道可以成为我们不思进取的理由吗?改革的大潮已经涌起,社会已到
了腾飞的前夜,这5 个字还能成为束缚我们一生的绳索吗?我不相信!我绝对不信!我已经认定自考是
实现人生之梦的路径,心中的理想鞭策我不断奋发向上。

那时,我的“课堂”主要有三个地方:一是宿舍走廊昏暗的灯光下。这里夏日蚊叮虫咬、冬日
寒气逼人,每天,等多数工友睡了后,我就搬一张方凳到门口,津津有味地啃着教材。临考前一段时间,
常常复习到凌晨,以致被一些半夜起来上厕所的工友笑谈为“脑子搭牢”。二是离单位不远处有个货车
站,平时很少有人去,晚饭后我就带上自考书籍,直到天黑回家。三是班组工具间的阁楼上,每当上午
和下午各半小时的工休时间,我就爬上去,垫几只草包,往上一坐,自然也就成了条件优越的自学课堂
……

就这样苦苦坚持了两年半,1989年4 月,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证
书。

尽管我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因此而发生转变,但在领导眼里,却已对我刮目相看了。

当时,省建总公司办起了《浙建报》、省建二公司也办起了《建设者报》,各基层单位投稿很
踊跃。领导就常常让我抽空多写稿子,宣传宣传单位的成绩。而自从参加了自考,我也明显感到自己写
起稿子来更加得心应手了。于是,从1990年起,“祝永良”这个名字开始和单位的名称一起常常出现在
这两份报纸上。渐渐的,单位的名声响了,我的名字也跟着被更多的人熟悉了。于是,厂工会、团支部
每次举办大型活动,领导都不忘调我去帮忙出黑版报、写材料。

1992年6 月,公司办起了企业电视台,原来企业报的几位编辑扛起了摄像机,《建设者报》的
采编人员一下紧张起来。经过讨论,公司决定公开招聘两名采编人员。得知消息后,我充满自信地前往
报名。由于当时我还是一名来自外地的农民合同工,为此不少同志对我是否有报名资格产生了争议。消
息传到公司经理那里。在仔细了解了我平时的表现后,经理果断拍板:只要有本事,就该打破常规,给
他机会。

没想到,在激烈的竞争中,我获得了笔试、面试两个第一名的好成绩,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
成功的喜悦。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工作中我拿出了和自考一样的信心和劲头,时刻冲在新闻采写的第
一线。在随后的两年中,我奔波于省内外各大施工点,采写了大量反映重点工程建设的新闻稿,先后有
60余篇(幅)消息、通讯及新闻图片等被《中国建设报》、《浙江日报》、《华东电力报》、《宁波日
报》、《嘉兴日报》等媒体采用。由于我勤学习、肯吃苦、采访深入,写稿认真,故尽管当时各类报纸
尚未扩版,但我发稿却很少失败,而且有些稿件,如我发表于《浙江日报》1993年12月17日第
三版的现场见闻“风雪中筑起汽机平台”,从标题到标点,编辑没作任何改动。记得采写这篇稿子,是
个雪花飞舞、寒风凛洌的凌晨。那天,地处平湖市乍浦镇的嘉兴发电厂建设工地上,数十名建设者为浇
筑主厂房的心脏部位汽机平台而顶风冒雪、忘我劳动,我也顺着脚手架,攀上了20多米高的施工现场,
看到风雪中很多工人干得热汗淋漓,了解到有位架子工的女儿患大病住进了医院,妻子来电催他回去,
领导也已准假,但他却坚持留下来参加这主厂房结顶前的最后一战,内心深受感动,采访结束后,我在
工具间找了块木板,往膝盖上一搁,铺开稿纸便写了起来,写完稿子后立即跑到附近的邮电局发传真,
偏偏那时该邮电局还没有传真,故扑了个空。后来,我通过省火电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总算把传真发
了出去,次日,这篇稿件便在《浙江日报》见了报。

同样,为采写“热土光辉——嘉兴发电厂一期工程土建纪实”这篇通讯,我先后两次乘着晃晃
悠悠的吊笼,登上当时全省最高的建筑物——嘉兴发电厂240 米烟囱顶部施工现场,体验夏日炎阳下工
人们伫立高空挥汗作业的感受,由于采访细致,有真情实感,我的这篇近3000字的长文,先后被《
浙江日报》(载1994年9月9日第6版)和《嘉兴日报》、《华东电力报》等采用。

90年代初,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新的报纸相继创刊,而我的人生也随之迎来新的机遇。1994
年10月,新创刊的《宁波晚报》、《鄞州日报》(当时为《鄞县报》)先后招聘采编人员,我又产生了
试一试的念头。由于《宁波晚报》报名中有户籍所在地必须在宁波市区的限制,于是我参加了鄞州日报
社的招聘考试。在这次有数百人报名的考试中,我的成绩名列前茅。

从最基层的农民合同工到企业政工干部再到党报新闻工作者,对我来说,走的是一条艰辛与幸
福交织的路,是一个充满人生挑战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更离不开自考这
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和众多素未谋面的老师对我的栽培。

调入报社后,领导根据我的考试成绩和平日表现,破例免了我半年的试用期,让我直接进入编
辑角色,并与县劳动、人事部门协调,落实了我的正式编制。这以后,我先后担任经济新闻版、社会广
角版、综合新闻版和要闻版编辑,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精心制作每
一块版面、每一条标题,大胆创新版式,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没有发生一次大的差错,在报社每季开展
的好稿、好标题、好版面评比中,我每次都不留空白。同时,我每年都有版面或标题、言论等在全国、
省、市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奖,我所编辑的记者稿,几年中获奖更是达到数十次。我采写的部分稿件还
上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1998年7月31日,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党。

由于业务工作受到领导和同志们肯定,从1999年10月起,我先后担任鄞州日报要闻部副主任、
主任等职。其间,我主持、策划并实施了数十次重大采访活动,如招商引资、农业双增、环境整治、生
态绿化、固本强基、公民道德建设等等,我不仅制定采访计划,直接参与版面编辑,而且承担了报社
“本报评论员”文章的撰写任务,多次受有关领导表扬。如我编写的“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报道,在鄞州
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后,受到了宁波市委副书记徐福宁同志的批示表扬。去年,我组织采写的招商引资8
篇系列评论见报后,当时的宁波市副市长邬和民专门写下了《为鄞州日报招商引资大讨论叫好》的千字
表扬文章。

自担任要闻部主任后,我的工作量大了不少,但我依然自学不辍,每天回家,总要习惯性地捧
起书本。2001年12月,我修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全部课程,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拿到了
期望已久的第二本自考*。不久,我又获得了新闻工作中级职称。

在鄞州日报工作、学习的10年间,鄞州日报由当年的对开4 版周一报成为现在对开彩印每周56
版的日报,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想到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就分外感到自豪,也越发热爱从事了
10多年的新闻工作。去年起,我又报考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自考。

有人问我,你已经是报社中层干部了,也评上了中级职称,为什么还如此痴迷自考,我的回答
是:经历过自考的磨砺,她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只要我还是自考生的一员,我就不会松懈
下来,我就永远保持着斗志与活力。

现实中,不可能人人都上大学,但在自考这所没有围墙、也几乎没有直接与我们见面的老师的
大学里,我们都同样能感受到相互的关爱和鼓励,在这里,我想代表所有的同学,对老师们说一声——
谢谢!。

也许,拿*是最初的目的,然而,一路走来,发觉目的已不重要,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甚
至包括很多大学本科生也走进了自考大门,我们都深深地感到,选择自考,就是选择自信,就是选择对
生活的热爱。

虽然,每天灯下有我们苦读的身影,每天白天我们要面对紧张而有压力的工作,可我们充实,
有一种无言的乐趣,因为我们没有浪费光阴。最后,我真切希望所有走上这条道路的同仁们,战胜、克
服一切困难,将自考视作人生新的起点。同学们,让我们共勉吧!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各位领导、老师,谢谢大家。

[em02][em02]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自考论坛导航|湖北自考网论坛   

GMT+8, 2025-1-20 06:00 , Processed in 0.04046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湖北自考网论坛 X2

© 2001-2017 湖北自考论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