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湖北自考网论坛-湖北自考论坛|湖北自考网|湖北最大自学考试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色兄,这个问题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4:34: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08-9-28 14:53:02 |只看该作者

说了几遍了,内容摘要是独立的一个部分,当然要单独编辑,不和其它内容连在一起。你从那1、2、3、4、5也能看出它们都是独立的部分。

正文包括:前言、主体、结语。不想要前言,把前言这两个字去掉不就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08-9-28 14:57:08 |只看该作者

注释和参考文献各自单独打印成一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08-9-28 15:03:38 |只看该作者

目 录

摘 要 ……………………………………………………………………………1

摘 要(英文) …………………………………………………………………2

一、死刑概述………………………………………………………………………1

(一)死刑的概念 …………………………………………………………… 1

(二)死刑的基本特征 ……………………………………………………… 1

(三)死刑的功能 …………………………………………………………… 2

二、死刑制度的价值分析 ……………………………………………………2

(一)死刑的效益性分析……………………………………………………… 2

(二)死刑的公正性分析……………………………………………………… 3

(三)死刑的人道性分析 ………………………………………………………4

三、影响中国保留死刑的因素 ………………………………………………4

(一)中国现阶段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经济条件……………………………… 4

(二)中国现阶段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政治背景……………………………… 5

(三)中国现阶段不具备废除死刑的人文背景……………………………… 5

四、中国死刑制度的现状 …………………………………………………… 6

(一)中国刑法中关于死刑的规定 ……………………………………………6

(二)中国刑法对死刑所做的限制 ……………………………………………6

(三)影响中国限制死刑的诸种因素 …………………………………………8

五、中国死刑制度的发展方向………………………………………………10

(一)增加死刑规定的可操作性 …………………………………………… 10

(二)调整死刑的适用范围 ………………………………………………… 11

(三)延长死刑判决和死刑执行的法定时间 ……………………………… 11

(四)对死刑案件设立特殊的程序 ………………………………………… 11

(五)完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 11

(六)建立完善服务于死刑犯法律援助制度 ……………………………… 12

结 语………………………………………………………………………………12

注 释………………………………………………………………………………13

参考文献 …………………………………………………………………………14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08-9-28 15:04:13 |只看该作者

注 释

[1] 曲新久、陈兴良、张明楷、王平、张凌、李芳晓/著,《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12页.

[2] 何秉松/著,《刑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5月北京第1版,第327页.

[3] 何秉松/著,《刑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5月北京第1版,第327页.

[4] 夏勇、莫·凯依若姆、毕小青、泰莉/著,《如何根除酷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417页.

[5] 高铭暄/著,《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第148页.

[6]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著,《2007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修订版第三卷.中国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443页.

[7] 高铭暄,“关于参加国际死刑问题学术讨论会的情况报告” .载《法学研究交流》1987年第12期.

[8] 曲新久、陈兴良、张明楷、王平、张凌、李芳晓/著,《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12页、第113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08-9-28 15:04:26 |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

[1] 曲新久、陈兴良、张明楷、王平、张凌、李芳晓/著,《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 何秉松/著,《刑法教程》[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5月北京第1版.

[3] 法苑精粹编辑委员会/著,《中国刑法学精粹》2003年卷[A].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4] 夏勇、莫·凯依若姆、毕小青、泰莉/著,《如何根除酷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5] 高铭暄/著,《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6]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著,《2007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修订版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7] 高铭暄,关于参加国际死刑问题学术讨论会的情况报告” [J] .载《法学研究交流》1987年第12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08-9-28 15:11:00 |只看该作者

主体部分开始前一般会有一段引言或前言或序言,结语部分跟在主体内容的后面。这三者(前言、主体、结语)构成正文的内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28 18:46:4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08-9-30 21:49:22 |只看该作者

哈哈,紫色兄。

这位同学,其实格式基本对的就可以了。当然做得仔细是对的。

主要是文章内容。把内容好好切磋一下才是。

研究死刑,好可怕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8-9-30 22:50:54 |只看该作者

不可怕,就是写写字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自考论坛导航|湖北自考网论坛   

GMT+8, 2024-6-30 00:13 , Processed in 0.03281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湖北自考网论坛 X2

© 2001-2017 湖北自考论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