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考前练兵试题参考答案
1、 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3、 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5、 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6、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7、 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8、 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9、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0、 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11、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2、 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13、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14、 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15、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
16、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17、 提现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18、 金融资产——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权利。
19、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并无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20、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利弊皆存,利大于弊。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
1、Χ 2、Χ 3、Χ 4、√ 5、√
6、Χ 7、√ 8、√ 9、√ 10、Χ
11、√ 12、Χ 13、Χ 14、√ 15、Χ
16、Χ 17、Χ 18、Χ 1 9、√ 20、Χ
21、X 22、X 23、X 24、√ 25、√
26、X 27、 X 28、 X 29、 X 30、 X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C 2、A 3、C 4、A 5、C
6、B 7、D 8、C 9、D 10、B
11、C 12、A 13、D 14、C 15、C
16、B 17、D 18、C 19、D 20、C
21、B 22、A 23、C 24、D 25、A
26、A 27、B 28、D 29、A 30、C
31、C 32.B 33.C 34.B 35.A
36.C 37.B 38.B 39.C 40.C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ACE 2、ABD 3、ABCDE 4、CD 5、ACDE
6、ACDE 7、ACD 8、AD 9、ACDE 10、ACD
11、ABD 12、CD 13、BC 14、ACDE 15、ACE
16、ABCDE 17、ABC 18、ADE 19、CD 20、AB
21、BCD 22、ACD 23、ABDE 24、CE 25、EF
26、ABCD 27、ABD 28、BCEF 29、ABCD 30、ABCE
31、ABCD 32、ABD 33、AB 34、ABE 35、BEF
36、ABCDE 37、BD 38、AD 39、ACDE 40、BCD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
1、(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1)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
(2)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4)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
3、(1)交易期限短。
(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3)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4、(1)存款负债。
(2)其他负债。
(3)自有资本。
5、(1)货币化程度低下。
(2)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
(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
6、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
(2)利率可以调节投资。
(3)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7、(1)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建立跨国银行,推动国际化进程。
(3)遵循《巴塞尔协议》,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
(4)兼并成为商业银行调整的有效手段。
(5)分业经营转向综合性经营,形成更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
8、(1)由政府出面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2)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3)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9、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相联系。
(2)通货膨胀与物价相联。
(3) 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相联。
(4)通货膨胀与物价的持续上涨相联。
10、(1)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2)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与商品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即先选定若干有代表性的股票作样本,再选定某一合适的年份为基期,并以基期的样本股票价格为100,然后用报告期样本股票的价格与基期作比较,就是报告期的股票价格指数。
11、(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介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有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12、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3)从非金融部门等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13、(1)充当信用中介。
(2)将社会个阶层的货币收入和积蓄转化为资本。
(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4)充当支付中介。
14、(1)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2)经济发展目标及经济开放程度。
(3)中央银行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
(4)中央银行拥有的储备之外的国际清偿能力。
(5)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选择。
(6)未偿还外债总额及偿还期特点等。
15、(1)信用风险。
(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
(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4)竞争的风险。
16、(1)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
(2)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本需求。
(3)资金借贷量大。
(4)交易工具收益较大而流动性差,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