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自考生的就业情况较为乐观。58.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差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其中13.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生的就业“有自身优势
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的月收入情况要比在职自考毕业生更好。数据显示,18.5%被调查的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占34.8%,56.17%的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在1000至2000元之间,而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仅占9%.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44.7%的被调查者表示今后还会选择通过自考继续深造,17.4%的被调查者选择“尚未决定”。47.2%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仅有16.5%认为“将会越来越困难”。56.2%的被调查者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
为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这次大型调查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自考生的就业率看,该省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率相当高,绝大多数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就业现状总体良好,前景广阔。95.2%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在毕业当年(2004年)就实现了就业,3.3%于2005年就业。因此,可以说,自学考试毕业生在毕业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二)从自考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来看,超过三分之二的自考毕业生就职于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60%左右的自考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工作,自学考试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培养了大量“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奋发上进”的优秀人才,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4%的自考毕业生在国企、私企、外企工作。从产业结构看,这也说明该省自学考试事业在企业和农村大有可为。
三)从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工作升迁的作用看,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的就业或职务(职称)升迁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毕业后拥有高、中级职称的人数比例比毕业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同时毕业之后走上了高级与中级管理职务的人数比例也增加了50%以上。这些事实表明,该省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基本上还是切合社会实际的,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为此,今后要在专科层次上加大以就业为导向的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步伐,促进自学考试面向市场办考,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学考试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四)从自学考试的发展前景来看,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入学途径多样化的背景下,依然有50%的自考毕业生表示将来还会选择通过自考继续深造,同时也有50%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自学考试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强大吸引力。
(五)从调查统计结果看,该省自学考试制度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依然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毕业生的当前社会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如全日制重点大学。另外,一些自考专业的社会需求较为冷淡,这说明自学考试今后还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学历与非学历并重,适应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总之,自学考试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搭建了平台,在新时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为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