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湖北自考网论坛-湖北自考论坛|湖北自考网|湖北最大自学考试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艾昕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复习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9#
发表于 2006-5-18 12:00:24 |只看该作者

6.11.简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答:(1)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虽然千差万别,但又都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即各国历史发展过程具有共同性、普遍性,遵循着共同的历史规律,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2)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7.1.简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当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或迟或早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7.2.简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答:生产关系虽然是被生产力决定的,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第一,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提供可能性,而生产力在事实上要得到发展,还要根据生产力的客观情况,选择适当的经济体制,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措施。第二,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阻碍程度,要依不适合的程度而定。

7.3.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

答: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段的思想体系。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除此之外,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又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第一,观念上层建筑对政治上层建筑具有指导作用。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7.4.简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答: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经济基础发生某种局部变化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7.5.简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答:上层建筑虽然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一旦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不是由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时,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这种经济基础,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

7.6.阶级的产生及其实质是什么?

答: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的产生是与社会生产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劳动力有了价值,这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分工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产品交换,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对于阶级的实质,列宁认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的这一定义,深刻全面地揭示出了阶级的实质。

7.7.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和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表现在:第一,阶级斗争的作用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直至暴发社会革命,革命成功,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由一个较低级形态发展到一个较高级形态。第二,阶级斗争的作用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压迫劳动群众,使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起来反抗,迫使剥削阶级节制自己的剥削,以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

7.8.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夺取政权的斗争。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当社会基本矛盾激化时,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建立新的政权,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用较高级社会形态代替低级社会形态。第二,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力量和基础。革命既要打碎一个旧世界,又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阶级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学会建设新社会的本领。

7.9.简述社会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答:(1)革命的客观形势是指不以各个阶级、政党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社会变化的总和。它包括:第一,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第二,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苦难超乎寻常地加剧,被压迫阶级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第三,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勇于投身到独立的历史性行动中。(2)革命的主观条件是指: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形成足以推翻反动政权的强大的革命力量。革命的发生既需要具备客观形势,又需要具备主观条件,两者具备才能引起革命。

7.10.简述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关系。

答:(1)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对应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2)二者也有明显区别:第一,革命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是质变;改革是对社会体制某种程度的调整,是在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第二,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革命一般是由下而上,改革是自上而下。第三,革命往往通过暴力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改革一般不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7.11.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新制度在刚确立的时候,存在着大量旧制度的残余,改革可以消灭旧制度残余,巩固新制度。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社会制度的更替中,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期间,出现新制度的萌芽,这时的改革,虽然是维护旧制度的,但又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制度萌芽成分的内容。第三,社会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习俗,树立新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总之,社会改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韵改善和革新,不断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7.12.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有何区别?

答: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上,唯物史观和英雄史观存在根本的分歧。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与之相反,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7.13.简述唯物史观以前的历史观的缺限以及唯心史观长期存在的根源。

答:唯心史观长期存在并占统治地位的根源是:第一,阶级根源。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在对社会历史的解释过程中,剥削阶级夸大脑力劳动的作用和个别人物聪明才智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活动和劳动群众的作用。第二,社会根源。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变化缓慢,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看不到物质生产和劳动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第三,认识论根源。由于历史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参与的活动,而英雄人物的作用比一般人大得多,在认识上容易夸大个人和思想动机的作用,得出英雄史观的结论。

7.1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在于他们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人类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其次,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再次,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

7.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1)杰出人物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包括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等等。(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第一,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反映自己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他们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制定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斗争中,他们起核心作用。第三,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一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第四,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活动及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8#
发表于 2006-5-18 12:00:03 |只看该作者

5.6.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比有些什么特点?

答: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物质生产相比,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物质生产的周期是指从一个生产过程结束到下一个生产过程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农产品一般是一年收获一次,大多数工业品生产周期更短。人口生产的周期指一代人生育下一代人的时间,最短也要十五六年。相对于物质生产的周期,人口生产的周期要长得多。(2)人口生产的形式与物质生产的形式不同。人口生产是通过男女结成一定的婚姻关系、组成家庭进行的。不管婚姻和家庭形式怎样变化,人口生产始终是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物质生产则只是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在物质生产中,人们结成的生产关系与婚姻家庭关系是不同的。(3)人口生产的结果与物质生产的结果不同。人口生产通过生育后代实现人类的延续。物质生产是为了生产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4)与物质生产相比,人口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由于人口生产一个时期出现生育高峰或低峰,过二十几年后,必定相应地出现另一个生育高峰或低峰。因此,人口生产的惯性表现为持续增长或缩减的趋势。而物质生产较少惯性,可以较快地使某些产品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5.7.地理环境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答:地理环境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1)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还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2)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在阶级社会,地理环境能够影响战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因而制约社会的发展。

6.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力中被运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它只有与生产力系统中其他因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不同程度地渗透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对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构成和管理,从而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2.如何理解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答: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四个要素之一。它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劳动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诸如:空气、矿山、森林等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诸如:做衣服的布、织布用的棉纱等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区分具有相对性,一个物件在这一生产过程中是劳动资料,在另一生产过程中可能成为劳动对象;有些物件,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划分要视其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而定。劳动者在生产力中属于人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属于物的因素。

6.3.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具有决定作用?

答: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和产品的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项内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人类的生产必须具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两项因素,这二者在分离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生产,只有二者结合,生产才能进行,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形式,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第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历史上依次经历的五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适应,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类型,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性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由于人们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生产中的关系也是平等的。而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中则与之相反。其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中,由于具体形式不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也有不同特点。第四,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在原始公有制下,产品是平均分配的,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下,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产品分配过程中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6.4.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较有何显著特征?

答: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构。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国家按地区划分居民,而氏族组织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第二,国家的武装力量是“特殊的武装队伍”,氏族组织的武装力量是“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在氏族公社时期,每个居民都有武装,主要是用于抵御外族的侵犯,氏族内部秩序是靠习惯、长老的威信来维持。阶级产生后,奴隶主剥夺了奴隶手里的武装,建立了为自己经济利益服务的“特殊的武装队伍”。从国家的这一特征可以看出,暴力是国家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主要标志,它的主要成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物质附属物,而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6.5.国家有何职能?

答: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它的职能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国家的政治职能是指国家作为阶级压迫的工具,其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本阶级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对外是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第一,调整内部关系,维护本阶级的和同盟者阶级的共同利益。第二,调整其他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不同地区、民族、社会成员之间等等的关系,以保持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保障各种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第三,组织领导社会生产活动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承担社会职能对于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国家行使社会职能是它行使政治职能的基础。

6.6.如何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1)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联合什么阶级、压迫什么阶级。(2)政体是指自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3)国体和政体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内容,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二者相互区别。国体和政体又密切联系,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即必须根据国家的阶级内容采取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

6.7.简述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

答:(1)社会意识从其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看,它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亦称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是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它表现在人们的情感、习俗、传统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2)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是自觉的、系统的、抽象的社会意识。(3)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是有区别的,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首先,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原料仓库,为其提供不可少的素材,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基础;其次,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集中、概括、提炼和升华,在社会心理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式反过来又对社会心理产生重要的作用。

6.8.简述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

答: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个体意识是社会成员个人的意识,它是个人的社会经历和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群体意识则是群体的社会地位、经历及其共同利益和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在该群体成员头脑中的反映。二者的联系表现在:第一,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相互依存,密切结合的;第二,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个体意识既渗透着群体意识,又影响制约着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反之亦然。第三,在一定条件下,个体意识可转化为群体意识,群体意识也可转化为个体意识。

6.9.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从而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两个“归结”揭示了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着社会的面貌、性质和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揭示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要求的规律。这些社会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辩证发展的规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6.10.简述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

答:(1)历史决定论主张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的进程是由其内在必然性决定的。历史选择论主张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2)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历史理论,它既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决定论,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主体选择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但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特性能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能以日益合乎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既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的选择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7#
发表于 2006-5-18 11:59:42 |只看该作者

4.11.简述感性认识及其形式、特点。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2)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特征的反映,它是整个认识的起点;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感性形象的反映,它是对感觉的综合;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再现,它是人脑对以往感觉和知觉形象的回忆。(3)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它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因而是可靠的,但它仅仅限于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现象,因而又是有局限的。

4.12.简述理性认识及其形式、特点。

答:(1)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或本质的反映,它的形成标志着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判断是借助于概念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作肯定或否定的断定,是概念内所包含的矛盾的展开;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中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3)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这两个特点表明,它对事物的认识已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因而它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同时又表明它比较容易脱离实际,歪曲现实。

4.1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同时它们又是统一的。(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因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参与下进行的,并且要通过理性认识的形式表达出来。理性认识包含感性材料,并通过一定的感性形式来表达。(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它们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在实践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14.什么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答:(1)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2)要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4.15.什么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2)实现这一次飞跃的重大意义是: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4.1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有区别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2)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4.17.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要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地说,理论是一般性的东西,而实践所涉及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具体的。个别比一般丰富,一般不能代替个别,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2)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变革事物,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必须按照人的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方案。(3)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4)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可能使大规模的群众实践取得成功。

4.18.怎样理解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1)认识的反复性是说,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由于受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条件看,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并且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主观条件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因此,认识中发生错误是难免的,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2)认识的无限性是说,认识的对象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无限的。因此,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也是无限的发展过程。

4.19.怎样理解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它们的统一是具体的。这是因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在具体的实践中相符合的。(2)它们的统一是历史的。这是因为实践都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而主观认识必须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3)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在实际工作中则会犯保守主义右倾错误或冒险主义左倾错误。

4.20.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2)二者的一致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即深入群众,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的意见的过程。第二,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即将领导的意见转化为群众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这些意见的过程。第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而使领导的意见在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4.2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

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正确认识,不是事物本身,其形式是主观的。(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真理是客观的,因而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4.22.如何理解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答:(1)真理是客观的,是没有阶级性的,因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对真理的认识上人人平等。究竟谁能掌握真理,不在于他的权位高低,而取决于他有没有科学的态度。第二,在真理标准上人人平等。对任何人来说,社会实践都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三,在真理的作用上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服从真理,否则迟早会受到惩罚。

4.23.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

答:(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不能混淆。(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第一,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第二,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在:真理是具体的,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如果把真理性的认识从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孤立出来,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在: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人们可以在纠正谬误中获得真理。

4.24.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辩证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具体体现。(2)它们的统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第一,物质世界是客观的,人们只有按照事物的本性去认识和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第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的认识只有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并作为行动的向导。第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因此,必须相信实践的权威,坚持以实践为判定一切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和真理都是发展的,实践有局限性,真理有相对性,所以要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真理,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第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只有集中群众的意见,并回到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4.25.简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答:(1)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现阶段,解放思想主要是从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从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只有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任何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5.1.简述类人猿转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

答:(1)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是其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类人猿的行为方式使其四肢及整个身体结构的不断变化,为直立行走打下了基础,并为使用和制造工具创造了条件。类人猿的杂食习性,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易于适应地面生活。类人猿的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这是它能转化为人类的重要基础。(2)气候的变化是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外部条件。由于气候的变化,森林减少,迫使类人猿到地面活动和觅食,并逐步习惯于直立行走,从而奠定了向人类转化的基础。

5.2.为什么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从猿到人、从动物界到人类社会的过程,不只是生物进化规律作用的结果,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劳动创造了人的手。类人猿为适应地面生活的需要,采用天然工具捕食、筑巢、防御侵袭,并且逐渐学会自己制造和使用工具,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劳动,从而使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2)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工具的使用延长和扩大了人的感觉,促进了脑的完善。在劳动中人们彼此之间需要交流思想和经验,逐渐产生了语言。劳动和语言一起又推动了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3)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随着劳动的发展,人类活动从动物性的自发的群体活动变为自觉的社会生产劳动。在劳动中人们结成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又形成其他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

5.3.简述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及其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意义。

答:(1)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动物只能直接用它的生理器官获取自然界提供的食物等物质资料。动物主要依靠生理结构的变化去适应自然环境。人类凭借工具改变自然界和生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人类主要靠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这表明生产工具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作用。(2)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人的社会性是指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人类的活动不是单个人孤立地进行的,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人类就生活于这些社会关系之中。这表明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必须着重阐明人的社会关系,防止只用生物学的规律说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3)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它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他能够利用工具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明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4)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上述种种区别,造成了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动物的特点、生活经验和技能主要通过先天本能的遗传方式进行。人类的经验和技能等体现为语言、思想、科学、文化、传统,并通过传播媒体下传。这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优越于动物界,它把不同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使人类历史具有连续性。

5.4.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答:(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即生物和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和人类社会与整个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它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或称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指绿色植物和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作用的细菌,它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地位,消费者指直接和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各种动物,其中包括人类。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矿物盐等。(2)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人类活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同时也破坏生态平衡。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面临不同的环境问题。

5.5.简述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答: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1)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一个地区的许多物种,破坏了自己的食物来源,因而被迫迁移。(2)在整个古代,农业的自发的发展,特别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破坏了森林,使人类赖以生活的环境恶化,一些沃野变成不毛之地。这是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3)在工业社会,由于大量废弃物排向环境,引起空气、水源、土壤、动植物的污染,使自然净化能力下降,自然资源再生能力衰减,环境污染成为社会公害。这是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6#
发表于 2006-5-18 11:59:24 |只看该作者

4.1.怎样理解实践的性质?

答: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主要有如下特点或性质:(1)客观性。实践是不同于纯粹精神活动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主体所使用的工具、实践作用的对象、实践的结果等都是客观的。坚持客观性,才能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2)能动性。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坚持能动性,才能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社会历史活动。坚持社会历史性,才能既同唯心主义实践观,又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以及实用主义实践观区别开来。(4)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主体直接变革客体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这是实践活动不同于认识活动的重要特点。只有上述特点或性质结合在一起才是现实的实践活动。

4.2.实践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它决定了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3)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大。

4.3.简述认识的主体及其形式、特点。

答:(1)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2)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3)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4.4.简述认识的客体及其形式、特点。

答:(1)认识的客体是进人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2)认识的客体主要有自然客体即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自然界;社会客体即作为人们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精神客体即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主观精神和客观化精神。(3)认识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

4.5.简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答: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的基础。(3)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4.6.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了认识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它是联结主观认识和认识对象的桥梁,因而能把认识与对象相对照,判定认识是否正确。(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4.7.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答:(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哪些事物成为认识对象取决于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只有那些被实践所指向的事物,才能成为认识对象。(2)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观只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只有在变革事物的实践中,使事物的现象充分显现出来,人们才能透过大量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对个人来说,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从整个人类认识来说,它们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4.8.为什么说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1)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促使人们去探索和研究。每一新课题的解决都推动了认识的发展。(2)实践不断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推动人们的认识深化和发展。(3)实践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4.9.认识的本质是什么?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1)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头脑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可知论,肯定人类认识能够正确反映世界。不可知论否定人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不可知论是错误的,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驳斥,因为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认识的真理性。

4.10.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

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2)它们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等问题上有原则的区别。二者的根本区别是: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脱离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5#
发表于 2006-5-18 11:58:58 |只看该作者

3.19.怎样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统一。

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所谓“两点论”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即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否则就会导致片面性,犯“一点论”的错误。(2)所谓“重点论”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又必须分清主次,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必须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否则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论”中有主次,它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中有非重点,它包含着“两点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既要全面地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又要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这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3.20.怎样理解质和量及其统一。

答:(1)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一方面,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不存在的。质与属性相联系。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人们通过属性去认识质;质是多方面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质既要根据事物的属性,特别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2)量是指事物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但是,量同事物也是不可分割的。量也是多方面的。量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人们也是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去认识事物一定方面的量。(3)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质是量的基础,并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量也制约着质,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质。

3.21.简述事物的度以及掌握度的意义。

答:(1)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范围,它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度的两端的界限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了度的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了变化。(2)掌握事物的度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第二,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原则:第三,只有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才能防止“过”或”不及”,从而避免犯“左”倾或右倾错误。

3.22.怎样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答: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与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1)量变的形式是复杂多样酌,从引起质变的角度考察,量变布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二是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2)质变的形式也是复杂多样的,从质变过程是否发生对抗即外部冲突的角度考察,质变也有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的质变和非爆发式的质变。前者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后者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事物采取何种质变形式,主要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与它所处的外部条件相联系。(3)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非根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这种情形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形也是事物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正确理解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应当划清它同单纯的量变、根本质变的区别。第二,质变过程中有量变。事物发生质变时,新质要素在量上迅速扩张,旧质要素在量上迅速消亡,直到新质完全代替旧质。这表明质变过程中有量变的特征。质变过程中的量变不同于单纯的量变。

3.23.怎样理解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

答:(1)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方面,它们是对立的。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2)肯定和否定又是统一的。第一,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任何现实事物的肯定存在中,都包含着促使它转化为他物的否定因素;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任何否定都是新旧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都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正确理解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前提。

3.24.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

答:(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事物内部包含着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斗争而发生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不承认事物的矛盾,它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对事物的消灭,是事物变化的结束。(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形而上学否定观不承认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它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3.25.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通过否定实现的;第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使之成为新事物的组成部分,从而把新旧事物联系了起来。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对一切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避免犯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正确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批判地吸收的态度,做到“洋为中用”,反对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和祟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3.26.怎样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1)否定之否定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中普遍地起作用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已经被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所证实。(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是特殊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第二,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前进过程中的“复归”,即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二是前进中的“倒退”或“逆转”。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证明工具或公式,形式主义地到处乱套,应该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南。

3.27.简述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

答:(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2)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因果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在因果联系中,原因引起结果,结果也反作用于原因,引起原因进一步变化,彼此之间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同一种现象既可以是这一联系的原因,又可以转化为另一联系的结果。(3)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是:第一,只有找出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二,正确掌握了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人们在今后的行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3.28.怎样理解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和复杂多样的?

答:(1)因果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这是因为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只能是客观的因果联系的反映。(2)因果联系是普遍的。这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的理论,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的理论,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3)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主要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等。因此,人们必须具体、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3.29.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

答:(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它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矛盾,它在事物的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它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并由此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道路。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它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因而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3)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意义是:第一,掌握必然性,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按规律办事,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偶然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在实践中,必须善于分析各种偶然性,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性因素推动事物的发展。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抓住偶然现象提供的机遇,往往是科学上重大发现的重要环节。

3.30.怎样全面理解可能性?

答:全面理解可能性这一哲学范畴,必须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况:(1)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是现实事物中有内在根据的东西,不可能性是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根据,永远都不能实现的东西。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能去做可能实现的事情,而不要去做不能实现的事情。(2)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具备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的条件的东西,是目前就可以实现的。抽象的可能性是虽有一定根据,但不充分,实现的条件也不成熟,是目前还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分清这两种可能性,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去做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同时要为今后去做抽象可能性的事情创造条件。(3)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这是根据对人有利还是不利确定的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区分这两种可能性,要求我们努力去促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防止坏的可能性变成现实。(4)可能性的大小。这是从程度上区分可能性。把握可能性的大小,人们就可以精确地制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

3.31.简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

答:(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它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已经实现的东西。因此,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现实性也不等于可能性,不能将二者混同。(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赖,不可分离。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它不能离开现实。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它也不能离开可能性。第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不断地变为现实性,现实性中又不断地产生出可能性。事物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是:第一,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这就要求人们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性出发。第二,可能性的情况极其复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清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特别是要区分两种性质不同的可能性,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防止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3.32.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

答:(1)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它们所规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对于特定事物来说,内容和形式不能混淆和颠倒。(2)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第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任何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二者不可分割。第二,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迟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就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第三,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在某一种关系中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在另一种关系中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的。(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是:第一,内容决定形式,这就要求人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必须首先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第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要忽视形式,应该用适当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反对只强调内容否认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3.33.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

答:(1)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本质是指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本质和现象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第一,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它;现象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第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第三,本质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现象则多变、易逝。(2)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本质和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方面,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不存在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另一方面,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不存在不表现本质的现象。本质和现象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它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总是依赖于本质的。(3)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是:第一,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第二,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第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4#
发表于 2006-5-18 11:58:35 |只看该作者

3.11.怎样正确理解辩证矛盾?

答:(1)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即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如自然现象中的排斥与吸引的关系,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等都是辩证矛盾。(2)正确理解辩证矛盾,应该把它同逻辑矛盾区别开来。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自相冲突,它是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因而是主观的,必须从思维中排除的。辩证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是客观普遍的,人们不能否认、排除它。如果混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就可能导致否认事物本身固有的矛盾。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3.1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前提和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包含着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第三,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只有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3.13.简述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既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激烈冲突和对抗,也表现为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差异。(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斗争性只有和同一性相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3.14.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答:(1)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暂时性。首先,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能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其次,矛盾同一性及其所体现的事物的静止状态和质的稳定性是暂时的。因此,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2)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这里的无条件性不是说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条件,而是指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矛盾双方都会有斗争,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量变中,也存在于事物的质变中。矛盾的斗争性及其所体现的事物的显著变动都是五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3.15.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矛盾无处不在;第二,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时不有。(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事物就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用适当方法去解决矛盾。第二,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人们认识事物,应该从分析矛盾双方人手,去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3.16.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它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因此,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第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因此,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3.17.简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辩证统一。

答:(1)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服从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的解决是次要矛盾得以解决的必要前提;次要矛盾也反作用于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18.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统一。

答:(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制约着主要方面。第二,矛盾的王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旦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转化,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3#
发表于 2006-5-18 11:58:17 |只看该作者

2.11.简述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持续性是讲事物存在过程的久暂;顺序性是指事物的存在过程总是从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将来。时间的突出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是不可逆的,过去便是永远地过去了。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所谓广延性和伸张性是说物质运动存在的规模、位置、体积和距离。这通常用长、宽、高来表示。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2)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不可分。第一,物质客体不论多么大或者多么小,其过程不论多么长或多么短,总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所以,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第二,物质运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就是说,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第三,时间和空间也不能脱离物质。离开运动着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就是无,就是神秘的、不可想象的东西。实在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依靠运动着的物质,才能把握和测度。

2.12.简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答:(1)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是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的。因为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所以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空绝对性的观点用牛顿所说的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观点区别开来。后者恰恰不懂得时间与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时间说成是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的所谓“均匀地流逝”,把空间说成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永远是相同的、不动的、绝对的空间”。牛顿的观点既是唯心主义的,又是形而上学的。(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必将随着物质运动性质的变化而改变。爱因斯坦相对论已经证明: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就会发生时间变慢、长度缩短的现象,即物体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会变慢,物体沿运动方向的空间变短。(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不可分的,它们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任何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2.13.怎样理解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1)意识是属于人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意识同人一样,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在地球这个物质自然界中,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因此,意识产生的过程实质就是人的大脑这种反映器官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由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到低级生命物质的刺激感应性。前者指无生命物质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在另一方所留下的印记和痕迹。后者是指原生生物和植物所具有的反映特性。第二,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到运动的感觉和心理。刺激感应性已经包含感觉的萌芽,动物的感觉就是在刺激感应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的感觉也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当动物不仅发展出一般的神经系统,而且发展出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动物对外界的反映就由感觉提高到动物心理。第三,由动物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识记和某种情感,甚至已包含初步的形象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意识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2.14.怎样理解“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一论断?

答:(1)这是马克思关于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一个论断。这个论断表明: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所谓社会的产物,一方面是说意识离不开人,而人则是社会动物。另一方面是说,意识是在人的活动和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和交往。由于人的活动其中特别是劳动活动和交往的发展,推动着意识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的论断还表明:意识永远不能脱离人,因而也就不能脱离社会。意识是属于人的,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是为了人而存在的,而人永远生活在社会中。所以,只要人们存在着,意识就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2.15.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

答:(1)意识的本质就是要从意识产生的机制和意识的内容两方面揭示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就是说,意识的本质不能仅从意识自身获得规定和解释,而必须从它和物质的关系上加以说明。(2)从意识产生的物质机制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它是高度发展、严密组织起来的物质,它之所以具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不仅在于人脑重量大、皱折多、沟回深,而且在于人脑具有别的动物大脑所不具备的第二信号系统,它不仅能对各种实物的刺激作出反映,而且能接受语言、文字这样的信息并对之作出反映,使之具备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能力,从而使人脑有产生意识和进行意识活动的功能。(3)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它自身并不能产生出意识来,人脑是个加工厂,原材料却要从外部世界得来。人的感官接受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形成大量的感性材料,人脑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加工改造,形成抽象的概念或原理,即产生了意识。意识的内容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来自外部世界,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16.怎样理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论断?

答:(1)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意识或观念就其内容而言是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脑”,就是人脑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达到人脑对物质世界观念的把握。(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一种机械的过程,不是像镜子似地照映外物,而是要经过人脑的加工,对外界的物质进行改造和再创造,然后才能产生出观念,并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大体说来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改造,物质的东西才能转变为观念的东西。(3)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论断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本质,这就是:意识是人脑的机构,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17.简述意识的主观特性。

答:(1)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之一是:在反映形式上。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包括感觉、知觉和印象在内的感性形式;另一种是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在内的理性反映形式。此外还有情感、意志、顿悟、想象等。所有这些反映形式,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外部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感性、理性或情感、意志……等。(2)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之二是:不同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反映可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是由客观对象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主体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状况不同所引起的,可以说是由主体意识素质的差异而造成。(3)人们可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对象,也可能歪曲地、错误地反映对象;可能产生正确的认识.也可能产生错误甚至荒诞的意识。这些差异的发生,不仅与客观对象有关,更主要的是由反映本身的曲折复杂性所导致的。而反映本身则是一种主观的意识的特征,从而使意识带上了主观性。

2.18.简述哲学上的一元论和二元论。

答:(1)一元论,二元论,是在解决世界本原即世界统一性问题上所出现的两种倾向。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二元论主张世界万事万物有两个本原。(2)一元论可分为唯物论的一元论和唯心论的一元论。前者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就是说,世界上尽管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千差万别的事物,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原,这就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则把精神、意识当作万事万物的本原。在客观唯心主义那里是“理”、“绝对观念”;在主观唯心主义那里是感觉或心。(3)二元论主张世界万事万物是精神与物质这两个彼此独立并存的实体所构成。二元论是不彻底的,最终会倒向唯心论的一元论。例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是一位二元论者,他认为物质是被动的,精神是主动的、起支配作用的。而且他还进一步认为,精神和物质这两个有限的实体最后都统一于上帝这个无限的实体,这就倒向了唯心主义和神学。

3.1.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答:(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而思维中的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其内容也是客观的。只有客观的联系才是真实的联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必须反对唯心主义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真实的联系。(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相加。科学和实践证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中各种现象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必须反对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3)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例如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必须具体分析。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应该着重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主要联系。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注意避免只见直接联系不见间接联系的急功近利的片面性错误,同时要把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与条件的复杂多样性联系起来理解。

3.2.怎样理解中介和条件?

答:(1)中介即联系的中间环节。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就是通过中介实现的,而世界万物也就是通过一系列中介普遍联系在一起的。中介具有“之间”性、沟通性和过渡性等特点。每一事物既要经过中介与他物相联系,同时它又是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中介。不理解中介就无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还会忽视间接联系,因而使人们的认识片面、不深刻,在实践中犯狭隘功利主义等错误。(2)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也就是某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周围的其他事物。在条件问题上,第一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即承认条件的客观性,承认人的活动必然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第二必须坚持辩证法,即承认条件的复杂性和可变性。条件复杂多样,如有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等。条件是可变的,一是条件自身会变化,二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和创造条件,不过,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和创造条件。

3.3.什么是系统?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是有层次的,其规模有大小之分。(2)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的最重要的特征,它是指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第二,结构的有序性。这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有组织地联系着,从而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第三,内部结构趋向优化。这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趋向于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3.4.简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1)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没有整体;部分也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2)整体是部分依据一定关系的有机统一,它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3)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整体支配、决定部分,使各个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各个部分也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的变化。

3.5.怎样理解发展及其实质?

答:(1)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发展不是事物的简单重复,也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更不是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的变化。(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3.6.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答:(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韵事物。旧事物是指已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断定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以它出现时间的先后、形式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发展是否完善等为标志。

3.7.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存在的理由。(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钓消极因素,吸取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因而它优越于旧事物。(3)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因此,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3.8.怎样理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答:(1)所谓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和灭亡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是作为或久或暂的过程而存在的。(2)世界就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不发展不变化的事物的堆积。自然界中的事物、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3)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应该对现实事物采取科学批判的态度,把任何现实事物都看作是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不能把它看作是永恒的而盲目崇拜。同时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

3.9.简述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答: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片面的观点看世界。(2)发展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3)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看作是外力推动的。这一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因为只有坚持矛盾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3.1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因而它从根本上把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区别开来。(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3)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只有坚持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事物的矛盾,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2#
发表于 2006-5-18 11:57:52 |只看该作者

1.16.简述现代西方哲学及其主要流派。

答:(1)现代西方哲学是对19世纪4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各种哲学派系的一个总称。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其内部包含许多观点不同、思想各异的流派。它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批判。第二,对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提出批判。第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他们的理解,其中不少是批判性和否定性的。第四,基本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的。(2)现代西方哲学尽管流派众多,但可分为两股:一个是人本主义思潮;另一个是科学主义思潮。前者主张人是哲学的根本,认为哲学就是入学,提出关心人的存在,特别是个人的存在。这一派以存在主义为代表。后者主张哲学应追求“确实的”知识,而所谓确实的知识就是凭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认为经验和科学就是主观感觉、表象的总和,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实证”的基础上。这一派以实证主义为代表。

1.1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是对立的,具体表现在:第一,现代西方哲学不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这同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不同的。第二,现代西方哲学尽管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批判,但从阶级实质上讲,它是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也是根本不同的。第三,不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把斗争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进行歪曲和攻击。(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要“一分为二”。一方面,对于它所宣扬的错误观点要进行分析和批判,不能听之任之,让它随意去侵占我们的思想阵地。对于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进行的攻击和歪曲,要作出应有的回击。另一方面,对于现代西方哲学所提出的关乎人类进步和世界发展前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认真地加以重视和研究,对于它所积累和提供的思想资料,应注意吸收和利用。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

1.18.什么是现代科技革命?

答:(1)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科学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科学是指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则表现为方法、工艺和能力。科学技术这个范畴表明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联、互相作用和互相转化。(2)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前者是指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飞跃;后者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3)现代科技革命包括科学和技术这两方面的革命,它的迅猛发展正在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19.简述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答:(1)现代科技革命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例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对宏观宇宙观察的深度可达200亿光年以上。物质结构理论,特别是夸克禁闭理论,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层次。(2)现代科技革命取得的丰硕成果,证实、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以确凿的科学事实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电脑科学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充实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的原理。(3)现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涌现新的问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所提出的伦理问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等,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而这种探索和研究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20.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使之成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第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同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融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2)这个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方能实现。(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第一、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这就为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第二、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产生了诸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优秀的理论成果,这些经验和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疑将产生巨大影响。第三,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队伍。

1.21.简述提高理论思维的重要性。

答:(1)理论思维就是哲学思维,提高理论思维也就是提高哲学思维,提高洞察事物本质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的能力。哲学能给人以智慧,因为它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论思维。(2)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仅仅具备感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理性,掌握正确的理性思维方法。恩格斯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就连两个简单的事实都无法联系在一起。现在,无论是在实际工作领域还是科学研究领域,竞争都异常激烈,成败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思维方式是否正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3)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就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就现代而言,就是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只有这种哲学,才能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沦的指导。

2.1.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答:(1)唯物主义物质观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古代,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极不发达,一些朴素唯物主义者凭直观,把物质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实物。例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提出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样,水就是他们所理解的物质。后来有些哲学家把火、气、土、风等具体实物当作物质。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实际上就是把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实物当作物质。(2)近代唯物主义在生产和科学发展了的条件下,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之砖”,认为整个宇宙大厦就是由原子堆砌而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这样,他们就把原子等同于物质。(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物质不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实物,那怕是最微小的实物原子。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2.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是什么?

答:(1)机械唯物主义就是近代唯物主义。它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将原子等同于哲学所讲的物质。这同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表现在它不是凭直观把某种实物当作物质,而是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用物质结构的理论在当时所发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子当作物质。(2)机械唯物主义这种物质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一,它认为原子最主要的特性是不可人性,原子没有广延性,是不可再分的。第二,它认为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是永恒的。第三,这种理解仍然没有解决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把哲学上的带有普遍性的物质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混为一谈。由于以上缺陷的存在,这种物质观经不起科学发展实践的考验。

2.3.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哲学意义?

答:(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提出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哲学意义。第一,它回击了唯心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的攻击,有力地捍卫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科学的发展,原子核、电子和放射现象的发现,决不是什么“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被推翻了;而是打破了以往人们对物质认识的界限,原子核、电于尽管是比原子更微小,但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仍然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因此,被推翻的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凭主观意识把世界非物质化的唯心主义。自然科学的成就证明和推进了唯物主义。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从物质和意识关系这一层面对物质给予界定,揭示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根源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就是说,当我们把多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各自的特点都撇开了,仅仅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点即客观实在性。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事物不同,它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它是共性与个性、普遍和特殊的辩证统一。

2.4.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答:(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不仅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而且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这一特性只会被科学发展的成就所证实,而不会被推翻。因为无论现代科学发现的200亿光年的宏观宇宙还是揭示夸克幽禁的微观世界,它们都必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否则就不存在,就不能被发现。(2)以往的物质定义都未能正确解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性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它离不开各种具体的实物,但它抛弃了每一种实物的质的差异和特殊性。这样就把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辩证地统一了起来,这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未能做到的。(3)以往的物质定义都没有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意义上去界定物质,因而不能揭示物质的第一性和根源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高度揭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感觉,但又可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和反映,这样就既坚持了物质第一性和根源性,又坚持了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

2.5.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关系。

答:(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结构是具体科学所提出来的关于物质的某种形态或层次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状况。(2)二者有如下关系:一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物质范畴是从各种个别的、特殊的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而人们对任何实物的正确认识,必须通过自然科学对该实物结构的研究。所以,物质范畴不能脱离具体的自然科学,要以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为基础。二是科学物质观能对具体科学研究物质结构提供理论的指导。所以,物质结构理论也不能脱离哲学的物质观。

2.6.什么是运动及其主要形式?

答:(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囊括了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就是说,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无论是显著的变化还是不显著的变化,都是运动。(2)恩格斯依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把运动划分为五种形态,这就是:机械运动,指物体的位置变动;物理运动,指分子的运动;化学运动,指原子的化合和分解;生命运动,指生命物质的新陈代谢;社会运动,指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后面的运动形态总高于前面的运动形态。一切高级运动形态都包含着低级运动形态,即位置的移动,但决不可把高级运动形态简单地归结为低级运动形态。

2.7.怎样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答:(1)运动不是物质之外的东西,它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根源在于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和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表明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第一,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于运动中。任何事物,不论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宇宙,其内部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种联系和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整个世界无物常住,一切都处于运动之中。第二,世界上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尽管有多种形态,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但它们的承担者都是物质。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是不可想象的。

2.8.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物质与运动关系上的错误是什么?

答:(1)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的主要错误是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认为运动可以不要物质承担者。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说成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心等自我意识的运动。(2)形而上学者否认运动,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它不懂得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静止不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的移动或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根本性质不同的运动和变化。(3)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表现形式不同,本质却是一个,即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

2.9.什么是静止?承认静止的意义是什么?

答:(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是指以下两种情形:第一,在特定的参考系中,一个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如以地球为观察站,地球上的山脉、房屋都是静止不动的。第二,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如生命有机体在没有死亡之前,就是保持相对静止状态。(2)承认静止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如果事物没有自己质的稳定性,都是倏忽即逝的,那就既谈不上事物的存在,也谈不上事物之间的区别。第二,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第三,运动和静止是一对矛盾,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没有这个参照系,运动既无法描述,又无法测量。

2.10.简述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及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

答:(1)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运动和静止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运动和静止作为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的。没有运动无所谓静止,没有静止也无法理解运动。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互相转化。静止并非绝对地不动,而是包含着运动;另一方面,一切运动着的事物总存在相对静止的一面。(3)实际上一切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只有用这样辩证的动静观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正确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4)绝对主义者夸大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把事物看作僵死不变的。相对主义者则夸大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事物的静止和质的稳定性,把事物看作无任何质的规定性、转瞬即逝的东西。这两种主义的共同错误是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对于人们的实践都是有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1#
发表于 2006-5-18 11:57:29 |只看该作者

简答题答案:

1.1.什么是哲学?

答:(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1.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指人的精神或意识;存在这里是指物质和自然界。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是本原的,谁是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凡是断定思维、意识、精神为第一性、为本原的哲学,就属于唯心主义哲学阵营;与此相反的观点,即凡主张存在、物质、自然界为第一性、为本原的哲学,就属于唯物主义哲学阵营。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哲学基本问题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其观点属于可知论;但也有些哲学家,如美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其观点属于不可知论。

1.3.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1)这个问题根源于蒙昧时代的人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远古的人在科学和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对于梦和许多自然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形成了灵魂不死和神的观念。他们关于灵魂和肉体、神和人间世界的认识,就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萌芽。(2)是由哲学的自身特征决定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整个世界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现象,因此,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必然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3)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决定着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成为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1.4.简述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答:(1)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都首先碰到一个从什么出发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了存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反之,如果从思想或观念出发,这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了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路线。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唯物主义哲学路线。

(2)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即要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我们承认,世界上存在尚未认识之物,但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世界是可知的。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去认识世界,并能动地去改变世界。

1.5.简述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形态。

答: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过三种形态。它们是: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这是指在人类早期生产和科学均不发达的条件下,通过对人们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世界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例如古希腊有哲学家把水当作万事万物的本原;也有哲学家把水、土、气、风当作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有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

(2)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到了近代生产和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本原的哲学。

(3)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生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都发展了的条件下,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1.6.朴素唯物主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朴素唯物主义是指古代哲学家主张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存在形态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学说。(2)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直观性,即他们关于世界本原以及其他哲学观点主要是通过感性直观得来的。第二,朴素性,即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宇宙万物及其原因的认识除感性直观外,还带有不少猜测的成分,因此,他们的哲学观点,有些具有较深刻的哲理性,而有些又非常朴实和幼稚。第三,非科学性。尽管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解释自然,这同从自然之外、从神那里探寻宇宙的原因的神学相比,是个巨大进步,但总体上讲,朴素唯物主义不具有真正的科学性。

1.7.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答:(1)旧唯物主义是指1618世纪出现在英法等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中特别是指17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2)这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第一,机械性,即总是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观测物质的其他运动形式,甚至把生命运动也归结为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这种哲学把原子当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微粒,认为原于是不可再分、永恒不变的。这就导致这种唯物主义总是用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第三,不彻底性,即这种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并没有把这个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重又陷入了唯心主义。所以,这种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1.8.简述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主要形式。

答:唯心主义哲学有两种主要形式,分述如下:(1)主观唯心主义,指把客观物质世界和世界上一切事物当作主观感觉或意识产物的哲学。它主张客观物质世界不能脱离人的感觉和意识而独立存在。如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观念的集合”。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以及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所有这些观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客观唯心主义,指主张世界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一种客观精神产物的哲学。它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种客观精神派生的,而这种客观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而存在的。这种客观精神在柏拉图那里是指“理念世界”,在黑格尔那里是指“绝对观念”,在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那里是指“理”。柏拉图提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黑格尔提出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派生物,是“绝对观念”的对象化和外化;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先有天地万物之理”。所有这一切,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9.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和存在有两方面的根源:(1)认识论根源。这是指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果把认识过程中某一片段、环节孤立起来.加以夸大、吹胀,就会滑入唯心主义泥坑。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例如过分夸大思维的能动作用,以至认为思维可以不依赖物质;或者把感觉绝对化,以为只有感觉才是真实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能陷入唯心主义。(2)社会阶级根源,这是指阶级产生以后,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脑力劳动成了剥削阶级的特权。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一般都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以为唯有他们的精神活动才是第一位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中出现的直线性和片面性,在阶级社会里就会被统治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而把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巩固起来。就是说,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用唯心主义作为他们的精神武器。

1.10.唯心史岘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答:(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历史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的社会历史观。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它有两个显著的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动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是英雄史观,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1.1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对象。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是脱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和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与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它们共同一起铸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块整钢。(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是关于这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所谓最一般规律是指适用于一切领域的规律,是从每一具体领域抽象出的普遍性的规律。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也不是“知识的总汇”,而是对各门具体知识的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1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答:(1)实践性。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产物,它产生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及其矛盾的发展,是对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的总结,又是为了进一步适应这一斗争的需要。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2)革命性和科学性。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对它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本身以实践和科学成就为基础,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的发展规律,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阶级性,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必然申明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并为这种利益服务,它是无产阶级改变旧世界、创建新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

1.13.简述马克思上义哲学产生所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使作为世界观的哲学成了真正的科学。唯心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尽管个别哲学家曾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但作为世界观,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由于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也不能称作科学的世界观。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同唯心主义根本不同,又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三个主要缺陷,把辩证法与唯物论、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结合和统一了起来,才使得哲学具有了真正的科学性,成了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2)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仅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社会历史学有可能成为科学;而且它还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得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使得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因为在这以前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阶级,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从未有过自己的哲学。

1.14.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答:(1)它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伟大发现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前,在自然观和一般宇宙观方面已经存在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观点,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却独占统治地位,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历史学从来不具有科学性。社会历史领域成了唯心主义的避难所。唯物史观创立以后,就把唯心主义从它的避难所中驱逐了出来。自从社会历史现象从社会存在,从社会的经济事实获得解释的时候起,社会历史学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具有了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性。(2)使得唯物主义成为最完备的、最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唯物主义是不完备、不彻底的,突出地表现在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自己背叛了自己,陷入了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的唯心主义泥坑。唯物史观的创立,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使得社会历史现象也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获得说明,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不完备性。(3)唯物史观的创立还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乃在于这一理论创立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不是从社会存在中,从社会实践中,去寻求资本主义弊端产生的根源以及克服这种弊端的力量,而是从自己的天才头脑中,从主观意识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必然性,并指出实现这种取代、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是革命的无产阶级。这个思想是前无古人的。

1.15.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在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的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观点:第一种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知识的总汇”。这实际是说哲学包含着一切知识,除了哲学没有别的知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具体科学。第二种观点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第一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具体说有两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般、普遍;具体科学是个别、特殊。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二,具体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者能为前者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20#
发表于 2006-5-18 11:56:54 |只看该作者

5.1.简述类人猿转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

5.2.为什么劳动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3.简述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及其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意义。

5.4.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5.5.简述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5.6.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比有些什么特点?

5.7.地理环境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6.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2.如何理解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6.3.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具有决定作用?

6.4.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较有何显著特征?

6.5.国家有何职能?

6.6.如何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6.7.简述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

6.8.简述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

6.9.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6.10.简述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

6.11.简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7.1.简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7.2.简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7.3.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

7.4.简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7.5.简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7.6.阶级的产生及其实质是什么?

7.7.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8.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9.简述社会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7.10.简述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关系。

7.11.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12.唯物史观与英雄史观有何区别?

7.13.简述唯物史观以前的历史观的缺限以及唯心史观长期存在的根源。

7.1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什么?

7.16.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作用?

7.17.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7.18.怎样理解科学范畴?

7.19.为什么说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7.20.如何理解交往范畴?

7.21.简述交往的形式和交往的类型。

8.1.什么是社会进步?

8.2.简述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8.3.怎样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8.4.怎样理解社会进步标准的综合性?

8.5.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8.6.简述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问题。

8.7.古代思想家对人和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成就和缺陷是什么?

8.8.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人和人的本质的思想的进步性和主要缺陷是什么?

8.9.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对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8.10.简述启蒙运动思想家关于人的思想。

8.1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

8.1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是什么?

8.13.简述人的社会性。

8.14.简析“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的观点。

8.15.简述个人价值。

8.16.简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8.17.简述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8.18.什么是人生观的核心?

8.19.简述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

8.20.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何重要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自考论坛导航|湖北自考网论坛   

GMT+8, 2024-7-1 03:55 , Processed in 0.05929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湖北自考网论坛 X2

© 2001-2017 湖北自考论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