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湖北自考网论坛-湖北自考论坛|湖北自考网|湖北最大自学考试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98|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复习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18 11:46: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复习资料(汇总)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 哲学的起源、对象、特点和功能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其形成的标志是人们理性理解和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思想的产生,形成的根本条件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实证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一方面把人和自然界区别开来,造成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人和人区别开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以生产资料占有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
二.哲学的对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哲学的对象规定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
三.哲学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第一,哲学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第二,哲学是通过一定的概念和范畴系统把握对象的,这是由哲学是一种反思所决定的。
第三,哲学是远离物质基础的意识形态。
功能:第一,哲学最主要和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哲学的功能还表现在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
第二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思维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思维不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某种精神实体,认为这种精神实体先于物质世界,先于人而独立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
三. 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
哲学的党性是指:任何一种哲学不属于唯物主义,就属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是不存在的。
在哲学及其发展的历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大科学发现: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崭新的世界观第一次公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有着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使哲学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出现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
第三, 唯物历史观的出现,一方面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的统治,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科学。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新鲜经验以及自然科学发展新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二是对敌对思想以及国际工人运动中错误思想的批判和斗争。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疑的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提高。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指导我们完成民主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统一的基础,是世界万物共同的本原或本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事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础。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的基本形式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经受了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考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 它揭示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 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性,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 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抓主了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
二. 运动及其基本形式
恩格斯说:“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事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理,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运动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永恒的、不灭的,因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 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互相依赖。
第二,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总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 时间和空间
时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时间空间作为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既不能被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的。因此,时间空间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间空间的相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06-5-18 11:47:14 |只看该作者
性、可变性,也事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空间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它们的有限性是辨证统一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人类从自身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概括出来的科学结论。
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必要条件。
第二, 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
第三, 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成功的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
四.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一定如此的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物质运动规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规律具有稳定性。
第二, 规律具有普遍性。
第三, 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第四, 规律存在于物质运动过程的始终,决定着物质运动过程的前途和方向。
第五, 规律具有绝对性,是客观的。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 意识的起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事物质运动合乎规律的产物,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到生物的反应,低等生物的反应到高等生物的反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造成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本质区别的是人类自身的活动——劳动。人类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
第二, 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第三, 劳动改造了人类自身身体状况,特别是促进了思维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日益完善。
第四, 劳动不仅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而且使意识的产生的可能转化为现实。
二. 意识的本质
意识依赖于物质,不仅表现在意识的起源上,而且表现在意识的本质上,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意识是由各种彼此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着的认识因素和情感意志因素等构成的复杂体系。
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或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或内在联系。
三.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能够以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现象或外部联系,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够运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能动的反映事物的本质或内部联系,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二,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物质的东西,在自然界打上“人类的印记”。这就是列宁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第三, 人类的意识活动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第四, 意识对人的大脑和人体的生理过程有能动的反作用。
总之,意识的能动性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06-5-18 11:47:36 |只看该作者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具有能动性,但同时又认为意识的能动性是依赖于物质的,是受客观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的。
第一, 意识的能动性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客观物质条件在思维中的反映,是由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
第三,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 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回答。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世界万物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原的问题。
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根据和哲学证明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以科学发展所提供的大量系统是实为根据的。
哲学证明(P93-P94)
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根本保证。
解放思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是统一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致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和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也是一致的。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表现和根据。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联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的诸要素、方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的诸要素、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它们自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或普遍联系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或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并且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它们才能存在和发展。
二. 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的诸要素、方面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复杂的、多样的。
三.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坚持“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发展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法则。
一.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作用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的真正终极原因。
二. 发展的普遍必然性
所谓“发展”,就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发展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是无条件、普遍的,因而是绝对的、永恒的。
三.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发展的普遍必然性,具体表现为宇宙间永无止境的新陈代谢,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辨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第一, 新事物是旧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
第二, 新事物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但又是旧事物不能战胜或克服的因素。
第三,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总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最终结果。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事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一. 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及其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科学形态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第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全面的看问题,形而上学则把事物看成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在认识和实践中片面的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自己的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形而上学则把事物看作是静止不变的。
第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形而上学则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其中,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焦点。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并不否认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不否认事物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并不否认相对静止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斗争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由其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前者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后者包括: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性和现实,本质和现象等等。
科学范畴的科学规律是相互区别的。科学范畴即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科学规律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关系的概括和反映。科学范畴和科学规律又是相互联系的。从逻辑形式上看,科学规律即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关系,概念或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也就是科学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由其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第一,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即既对立又统一;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揭示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焦点。
第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乃至整个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钥匙。
第三, 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章 普遍联系的辨证图景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一. 原因和结果及其客观普遍性
原因和结果就是反映事物或现象间的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一般总表现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是科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二.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而者的区分是确定的。既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
统一表现在:
第一,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第二,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第三, 因果联系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 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环节。
第二, 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科学预见的基础。
第三,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一般途径,即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结果揭示其原因,或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原因探讨其未来必然引起的结果。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反映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的一对哲学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确定不移、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由事物自身不同的原因和根据引起的。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引起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矛盾引起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
第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第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
一. 可能性和现实的相互区别
现实是标志当前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的哲学范畴,现实是和必然性联系着的。现实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当前,是已经实际存在着的东西。可能性作为与现实相对立的范畴,反映的是存在于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是在现实中有一定的条件和根据的。
二. 可能性和现实的辨证统一
可能性和现实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可能性是事物内部蕴涵着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实现的可能性。现实着眼于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性则着眼于事物发展的未来。
可能性和现实又是统一的:
第一, 可能性和现实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06-5-18 11:47:55 |只看该作者
第二, 可能性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可能性向现实转化的过程,就是内容和形式辨证统一的过程。
一. 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构成事物的诸要素联结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和表现事物内容的方式。
事物的内容是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二. 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
在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中,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的变化决定形式的变化。形式对内容有能动的反作用。内容和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推动着形式和内容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在形式和内容的矛盾运动中,新内容要求革除旧形式,建立新形式。
第五节 本质和现象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一. 本质和现象的相互区别
本质和现象,是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和它的外在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的现象所表现的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现象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本质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是人们的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的,是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二. 本质和现象的相互联系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首先表现在: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本质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表现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区别,说明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意义,说明了科学研究、理论思维的重要性。
第二, 本质和现象的相互联系、辨证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和认识事物本质的一般途径。
总之,事物的本质是隐藏在现象之中的,是通过大量的现象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认识事物的本质,首先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即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其次还要发挥理论思维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已经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第五章 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 质、量、度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标志事物质的范围和等级的范畴,指事物的存在规模。
度是事物的质和量的辨证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不变的数量界限,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在度中,质和量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二. 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变化状态,两个不同的阶段。量变是指事物在原有质的基础上的不显著的变动状态。质变是事物原有的质的规定性的破坏,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的显著的变动状态。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的,又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 质变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总之,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量变和质变互为前提、互为因果。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 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辨证发展的无限过程。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三. 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为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提供了大量的事实根据。社会运动的产生是生物运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人类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也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辨证过程。
具体事物的质量互变过程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有其特殊性:
第一, 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是复杂的,多样的。
第二, 质变的形式也是复杂的。质变是通过飞跃的形式实现的。
第三,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 辨证矛盾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谓“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相互连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成分、属性、方面、趋势等之间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
第一, 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主观随意的制造本来不存在的矛盾,也不能主观随意的消灭本来就存在着的矛盾。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以及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怎样相互对立、又怎样相互统一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随意的构想矛盾着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本质属性。它们相互连结,不可分割。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性质。有以下两中情形: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连结、相互依存,公居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具体形式多种多样。
二.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事物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把对立双方联结为一个统一体,提供了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了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进行量变积累并把量变积累的成果巩固起来的条件。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提供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桥梁,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第四,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矛盾双方对立和斗争的对象、内容、范围、性质和形式。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发展的量变阶段,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各自发展和壮大自己,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事物的质变进行量变的积累。
第二,在事物发展的质变阶段,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从而引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相互转化,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
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主要有以下几中形式:
第一,从物质运动形式看,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同一物质运动形式的不同发展过程、同一发展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
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决定事物基本性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也不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
第二,从事物包含的矛盾以及矛盾着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所包含的矛盾群体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指居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第三,从解决矛盾的方式上看,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性质的方式解决,即使是同一矛盾没,由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或条件不同,解决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四.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共性个性、相对绝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里所谓的“共性个性、相对绝对的道理”,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事物矛盾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第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
第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学说,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第二,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掌握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矛盾,认识世界的关键。
第三,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掌握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成功的解决矛盾、改造世界的关键。
第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重要思想原则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 辨证的否定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方面或因素。肯定方面是事物肯定自身,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否定自身,促使自身灭亡,转化为自身的他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性表现在:
第一, 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双方各以和自己相对立的另一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既没有脱离否定的肯定,也没有脱离肯定的否定。
第二,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第三, 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肯定和否定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是正确认识辨证否定的前提。
二. 否定之否定
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就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否定之否定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重复性,周期性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上升性,前进性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又一重要特征。
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是由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全过程中同一矛盾自己运动的内在必然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否定形式的特殊性。
第二, 辨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这是普遍的,但是不同事物或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辨证否定的内容是不同的。
第三,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在时间长短上的特殊性。
第六章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概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派别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本质特征。
一.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都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包括:
第一, 承认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反映依赖于被反映者,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而存在。
第二, 承认认识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但又不同于客观物质世界,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第三, 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人的认识能够如实的反映客观对象。
二. 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的说明了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何以可能、人类能否认识世界等认识论的重大问题,实现了认识论上的一次革命。
三. 科学的可知论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内在的包含着可知论,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类的思维能够如实的反映外部世界。
第二节 认识的基础
一. 实践及其特点和形式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概括,深刻的揭示了人的活动或社会生活同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
实践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 实践是物质的活动。
第二, 实践是能动的活动。
第三, 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第四,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第五, 实践是绝对性和相对性、连续性和间断性辨证统一的活动。
二.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任何一种认识活动,都包括认识者、认识对象、认识活动本身三个要素。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就是分别标志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哲学范畴。认识活动则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现实的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 是从事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
第二, 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第三, 是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
第四, 是具体的人。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作为主体认识的对象,具有不依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是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客体的首要特征。认识的客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客体,另一类是精神客体。物质客体包括自然界的事物和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精神客体是人类自身的精神现象。
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关系),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三个基本方面。
三.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从实践开始,认识的内容和形式在实践中形成。)
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新课题是由实践提出的。实践为解决新课题提供了经验材料和认识手段。事的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节 认识的本质
一.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主体认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创造性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一, 主体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第二, 主体的认识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 主体的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二. 主体的能动性和知识的客观性
三. 认识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是因为:
第一,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
第二, 认识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
第三, 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七章 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第一节 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实行,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对事物的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思维获得的对于事物的本质或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第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二,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个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二.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并没有完成,还要使已经获得的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
第一, 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第二, 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 必须把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二, 要把对实践对象的认识转化为实践的目的观念。
第三, 要把理论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达到了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认识的无限发展中,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为实践服务,认识的任务在于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一. 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形式,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运动。演绎是从一般性的概念、原理引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的推理形式,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运动。
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现实事物的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 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是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运动。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事物的各个部分的认识统一起来,揭示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是由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运动。
分析和综合也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运动。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三. 抽象和具体
客观事物包含有多种矛盾,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这就是事物的具体性。抽象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科学意义上的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06-5-18 11:48:16 |只看该作者
中抽取出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是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在思维中的反映。
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以感性的具体为起点,经过抽象这个中间环节,达到理性的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两个阶段:
第一, 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马克思称之为“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第二, 从思维达到的抽象规定到理性的具体,马克思称之为“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四.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是两种重要的理性思维方法。“历史的东西”指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展的历史过程;“逻辑的东西”指历史的东西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理性思维中的反映。是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一致的,但又是相区别的。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的区别和一致,是正确理解和掌握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历史方法,就是通过考察、描述客观事物的发展的实际历史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
逻辑方法就是舍弃客观事物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和偶然因素,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以理论体系的形式揭示客观事物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第八章 真理
第一节 认识与真理
一. 真理与谬误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同客观相一致的认识。谬误是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作为人类认识中的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对立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条规律。
二. 真理与价值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真理反映价值关系,另一方面是真理自身具有价值。
第二节 真理的基本属性
一. 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真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是这二者的统一。
真理具有主观性,是指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它不是物质客体,而是对事物客体的反映。真理的客观性意味着就是指它正确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任何人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是认识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
二.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相对性和绝对性是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是统一不可分的。
真理的相对性指它的有限性、条件性:真理在广度上有限的。真理在深度上也是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指它的无限性、无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所以它的适用范围永远不会被推翻。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三. 真理的具体性
具体性是真理的又一基本属性。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第一, 真理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是对事物全面的正确的反映。
第二, 真理是对一定条件下一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它不是离开具体对象凭空出现的,也不能随意的搬用于其他条件或其他对象。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
一.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时间的特点决定的。
二. 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
所谓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有的正确判断,经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来证明另一些判断的真理性:
第一, 逻辑证明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 实践检验认识的过程包含着逻辑思维活动。
第九章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第一节 社会历史和历史观
劳动是历史的开端。“历史从哪里来,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一. 社会历史的开端
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的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的要素包括“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是专属人的活动,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 历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
所谓历史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发展动力和一般规律,以及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的理论体系。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过程、物质方面,其中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精神方面,它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于:
第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对只能各个社会生活的最高概括。
第二,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问题。
第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作为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任何一种社会历史观都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三. 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研究历史的唯一科学的方法和指南,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第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使唯物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观。
第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人们提供了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指南。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揭示了社会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同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因素。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人类社会是能动的主导的方面。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的劳动实现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历史的发生和发展的。
二.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域内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密度、构成和人口生产等方面的总和。
人口的质量又称人口的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人口的构成是指根据人口的各种标志,将人口划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而获得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人口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是通过人的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生产维持和延续人类生存的生产活动。
人口和人口生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口的和人口生产的社会制约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人口核仁口生产的状况决定于社会和生产方式的需要。
第二, 人口和人口生产的状况决定于社会提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
三.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方式首先包括人们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作用于自然界,即人们的生产力,还包括人们在生产中“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方式,即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生产力是生产、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其存在和运动的社会形式。
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第二,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第五,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
第六,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规定和制约着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社会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社会发展规律是存在于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之中,是人类自觉活动的规律,但又是不依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
一. 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历史过程的主体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是自觉的、自主的。
历史客体是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观念形态。历史的客体是和主体相对立的,是不依赖于主体和主体的意识的。历史客体除了具有独立于主体的客观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历史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历史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
二. 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然基础。
所谓“社会发展规律”,就是指构成社会的诸要素或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诸方面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依次更替的内在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强调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
三.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能动活动
自然界的因果性,规律性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不否认人的意志活动、人们的思想动机、思想关系、政治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章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规律。
第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第二,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辨证的循环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第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第二,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一经建筑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三,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斗争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辨证循环的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改革
第一,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 它们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2) 它们规定了社会运动的本质。
(3) 它们是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4) 这两对矛盾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第二,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第三, 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具体表现为:
(1)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 社会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习俗,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 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观上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人物,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 他们能够反映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他们比同时代的人站的高,看的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思想,纲领等,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二, 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发起人和组织者的作用。
第三,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二.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阶级既是一个经济集团,又是一个社会集团。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构成了这个阶级的全部特征,阶级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体。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生质变的动力,它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发展。
第二,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的量变。
三.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第二,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第三,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四.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概念,是指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第三,交往是科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四,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指导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 要点提示
   ?
  本章共分四节,其中第一节是重点。本章应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明确唯物主义、辩证法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明确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历史观基本问题,认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完整的科学体系、阶级属性和功能及本质特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成果;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今中国的马列主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与方法。
  
  二、基本概念精解
   ?
   1.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属于德国古典哲学。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唯心主义方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绘为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属于德国古典哲学。 其重要成就在于打破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批判了宗教和神学,是杰出的无神论。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即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
   3.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世界观: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5.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用这一总的根本的看法作为指导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便是方法论。
  ?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二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7.唯物主义:主张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即主张自然界是本原的学说。?
  
   8.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即主张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学说。?
  
   9.人本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之一。 发端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提出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认为“生命本身就是强力意志”,它是非理性的、不受制约的。在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上, 叔本华宣扬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 尼采鼓吹“超人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其代表是萨特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10.科学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之一。提出追求“确实的”知识,即凭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 把经验和科学理解为感觉、 表象的总和;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实证”基础上。 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都属于科学主义思潮哲学流派。 从本质上看,科学主义属于唯心主义,从总体上说,它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1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的学习,正确地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内容提要
  
  (1)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特点和缺陷;?
  (2)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
  (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6)人的实践和社会的物质性;?
  (7)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8)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9)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0)意识形式的主观特性;?
  (11)意识能动性及其表现、实现的途径和条件;?
  (12)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和联系;?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6#
发表于 2006-5-18 11:48:42 |只看该作者
二、基本概念?
  
   1.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3.静止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的质的稳定性。?
  
   4.时间
  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突出特点是一维性或叫做不可逆性。?
  
   5.空间
  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的特征是三维性。
  
   6.意识
  是自然性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它既是人脑的机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客观实在的反映。?
  
   7.第一信号系统
  是指以实物的刺激为信号而引起的条件反射,这是一般高等动物都具有的,它是动物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
  
   8.第二信号系统
  是指对非物质的东西(如语言、文字等)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活动,这是人类所特有的,由于有了这一信号系统,人脑就能克服实物的局限,形成意识活动。?
  意识的能动反作用或叫做自觉的能动性,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它是人之所以有别于物的特点。?
  
   9.人工智能
  是指用机械或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它是人脑的延续和扩展。人工智能的发展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就是关于世界万事万物本原的问题。即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背后,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这个本原是什么??
  
   10.本原
  是指一切事物都由它所构成,一切事物和现象最初都由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
  
   11.一元论
  就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理论。它又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12.二元论
  主张世界万事万物由精神与物质这两个彼此独立并存的实体所构成。二元论是不彻底的,往往最终倾向唯心主义一元论。?
  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是客观的。?
  
   13.主观能动性
  亦称自觉能动性,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主观能动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14.党的思想路线
  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邓小平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学习要求
  
  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内容提要?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与根本分歧;?
  (4)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5)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3)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
  (14)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5)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论的区别;?
  (1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17)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
  (18)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9)可能性的复杂性;?
  (20)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1)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
  (22)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内容提要
  
  本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着重阐明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中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自然前提,劳动是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三者一起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一、劳动的一般性质、社会形式
  
  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
  
  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的一般性质说明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劳动的社会形式一方面是指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结合形式中,劳动才能得以展开,另一方面,劳动又加强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更加密切和坚固。劳动的社会形式说明人虽然源于自然界,但却不等于自然本身。
  
  二、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
  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和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是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它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构成。
  ?
  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不断变薄。
  
  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同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关系。
  
  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存在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
  ?
  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
  生产方式又叫生产活动,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辅导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这两对矛盾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需要经常解决的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身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当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虽然是被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适合与阻碍的程度,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
3.生产发展的辩证过程总是这样: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确立又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这种生产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
(这些是一个大总结,结合上面各个章节来看)

公告]马克思主义哲学精讲
哲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问,是从最一般意义上把握事物,因此,学习哲学时就应考虑到这门学问自身的特点。下面,我们结合哲学课程自考评卷工作的实际,与考生朋友们具体谈谈两个在学习和应考时应注意的问题。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进化论观点一.摸规律,找共性──谈谈对哲学进行整体把握的问题
  许多人总有一种误解,似乎对一门课程进行总体的,宏观的把握,对于自学考试意义不大,相反,特别注意死背硬记具体的问题及答案。应当说这样是舍本而求末的作法。要做到对哲学课的宏观把握,至少以下四点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和五小块。
  两大部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小块则指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论(物质,意识),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大范畴),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国家,社会革命,社会意识),群众史观(群众和个人)。各块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唯物论部分侧重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而辩证法部分则侧重说明事物(物质或精神)是有矛盾的,运动的,联系的,整体的,全面的。搞清楚这些,在回答论述题时就不会偏离题目的基本方向。
  第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全部哲学的核心,无处不体现。对任何哲学问题既唯物又辩证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06-5-18 11:49:06 |只看该作者
的理解是学习时必须掌握的,因为它体现在哲学教科书中所有问题上。比如:关于运动,一是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唯物论);二是强调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辩证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一是强调只有客观的实践是唯一标准(唯物论);二是强调实践检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标准法);关于矛盾,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也同样如此,一是强调其客观性或客观普遍性(唯物论);二是强调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辩证法)。搞清楚哲学理解问题时的唯物辩证原则,无疑对学习哲学和解答试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是大有益处的。
  第三,由于哲学是事物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最一般本质的最高概括和反映,所以,在哲学中,有几类关系模式应当掌握。
   这几类模式是:
  1.对立统一模式。在理解和回答两个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辩证关系或对立统一关系时,一般都可套用这一模式。对立统一模式的基本点实质上就是六个字:对立,依存,转化。其中对立是说明事物二者之间是不同的,依存和转化表达的是统一关系。在哲学教科书中,诸如辩证法五对范畴,有限和无限,一般和个别,肯定与否定,相对性与绝对性,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以及稳定与发展,民主与法制等几十个问题,均可套用这一模式来进行记忆和答题。当然必须说明,这个模式只是一般性的,有的问题则带有其特殊性,回答时应予注意,比如,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既对立,又依存和相互转化。但独特之处在于二者还具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一重关系。
  2.相互作用(或叫决定反作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实践与认识,国体与政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几十个问题的记忆与答题。这一模式的基本点实质就是五个字:决定,反作用。比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不能表示为辩证关系,只能用相互作用模式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至于决定什么,反作用具体又如何回答,如何细分,如果考试时能够记住该题的答案则按要求来回答,如果一时想不起标准答案,则可考虑:决定产生,存在性质,发展方向和规律等,反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等。
  3.联系区别模式。这种模式与上两种模式相比,它的固定性,规律性要差一些,我们在此也勉强把它作为一种模式来看待。它的基本点实质上就四个字:区别,联系。这一模式也可运用在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法律与道德,哲学与具体科学,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关系等几十种问题的记忆与答题上。同上个问题一样,当答题时忘记了要点,不妨考虑一下区别与联系是否可以从这些方面找出来:产生,存在性质,发展方向和途径,发挥作用的方法和特点等等。
  应当说明的是,哲学中除了一大批问题可以分别(或混合)套用上述几种模式以外,还有许多问题具有特殊性,即就事论事,这就无规律可循了,只能靠平时的学习,理解和记忆。
  第四,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基本矛盾十分重要,它是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一个关键。它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从前向后是依次递进式的决定关系,由后向前则是依次的反作用关系,不论是决定关系还是反作用关系,都是依次的,而不可越级。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这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十分重要,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寻到答题的思路。比如,进行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进行政治体制等的改革问题,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讲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时,可以说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进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生活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时,因它属于上层建筑,所以从逐级反作用考虑即可,即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巩固,完善和发展,进而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总之,在学习时搞清楚社会基本矛盾各对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样在考试时就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到答题的思路和答案了。
  二.抓要点,记重点──谈谈复习及应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先来谈谈抓要点问题。从哲学自学考试答题的评分标准来看,哲学中各类题目的答题要点和注意事项是:
  1.选择题:选择题答题一定要按要求每题必答,不要空题。有的考生只答会的,不会的就不选了,态度很诚实,但肯定不得分。需要注意的是,当判断不准究竟应选哪个选项时,可取的办法是选定一个,而不要写成似是而非的样子,如2和3都有点象。通常写得不准确是不会给分的。
  2.简答题:对简答题来说,一般情况如果题目中涉及到了哲学概念,那么就需要解释这个(或这些)概念。然后是答要点,把该题应有的几个要点答出就可以了,因为评分是按要点来进行的,有"骨头"而没有"肉"也可以,当然如果能说明一下这些要点就更好了。最后,还要看一看该题目的要求中是否有必要批判一下错误观点,如果需要就应当批判一下。批判的方法就是指出它们是错误的就可以了。比如,在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时,答完关系后,可以答上:只重视感性认识(的经验论)和只重视理性认识(的唯理论)都是错误的。有这一句话就等于是批判了这些错误。
  3.论述题:一般来说,哲学的论述题统统是要求考生用两者A与B之间的关系原理来分析说明某个实际问题,原理常常是成对概念,比如,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国体与政体和关系,领袖与群众的关系等,来说明某个现实问题。
  这时,答题的步骤和注意的事项是:
  第一步,答A和B之间的关系原理。如果能答出A和B的概念当然更好,但通常不作此要求。
  第二步,说一句A与B的相互关系原理是题目中需要论述的现象问题的哲学基础(或理论依据),比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哲学依据。说这句话就可以,不用再加解释。
  第三步,具体展开联系实际加以论述。在这里,不少考生觉得无话可说,其实,至少以下三个方面是可以考虑加以论述的。首先可以说明A重要,其次可以说明B也重要。分别谈完现实中两个方面以后,最后说一下只重视A或只重视B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态度是既要A也要B。这样一来,只要在每一步骤中加以说明的话,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第四步,说一下实践证明,题目中让论述的现实问题是重要的,正确的或者有意义的等。比如,实践证明,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是正确的。
  需要说明了一点是,由于哲学这门这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题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所以,对于自学考试来说,采取押题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关键是对自考中哲学答题的要求有了了解之后,再从总体上把握一般性和哲学问题。比如下面两道论述题的答题思路是有差别的:第一题,根据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性;第二题,根据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性。这两个题的理论部分一样,但联系实践办法则有不同侧重点。第一题要求说明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性,即这一理论来自实践,主要应说明实践决定认识;而第二题既然要求说明这个理论有什么作用,即反作用,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所以应侧重说明理论反作用与实践。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记重点的问题。我们反对押题猜题的做法,但是并不是说自考完全无重点,无规律可循,相反,根据多年的考试实践情况,我们仍旧可以发现这些重点所在。
  从对考生负责的角度讲,重点可以说有两个。
  第一,选择题是重点。一方面,选择题占全部分数的百分之六十,也是基本的得分题目,一般来说选择题部分如果能得分达到30-35分,及格便差不多了。另一方面,许多选择题及各选项,本身就是简答题及其答案,所以抓好选择题的同时,也有助于简答题的复习。抓住选择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一下历年哲学自考试卷,反复地做题,看题,搞懂搞熟,特别是1990年以后的试卷,尽量多找一些,多做一些。因为根据实践情况来看,在每份新考卷中,选择题部分总分大约百分之五十的题目是过去曾经考过的,有时这个比例还会更高一些。所以,考生朋友千万别忽略了重新做一做以前考卷(特别是其中的选择题)这一复习应试的最重要环节。
  第二,现实问题是重点。这里主要是指论述题而言的。虽说论述题出题方式灵活,不宜猜题,但是由于它的单题分值较高(每题10分),加上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现实社会问题或当前主要一些社会现实相联系,所以,在复习时也应当适当地加以思考。比如,深化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改革的意义,进行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改革的意义,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相基本原则(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问题,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事业全面(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属于辩证关系)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不必事先整理出完整的答案,只要有个如何答题的框架思路就可以了。这里,有一点必须提醒考生朋友的注意,对于诸如什么是四相基本原则,党的思想路线,初级阶段理论,党的群众路线,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等,一定要知道,记住,否则出现此类内容的题目时,往往在评分标准上要求考生应答出这些东西,万一答不出来就要减分。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8#
发表于 2006-5-18 11:49:33 |只看该作者
[分享]马哲试题分析(一)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中国考试》 | 文章录入:大雄 ]

1.单项选择题
做选择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认真审查题干问的什么、问的范围(全称、特称)、问的角度。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现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002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很容易的识记题,正确选项C明显。题于是全称,是对一切哲学派别概括的共性,A、B、D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符合题目要求。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措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2002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较易的领会题。题干问的是“错误”,范围是物质观的错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和可知性,A和B是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错误,C是正确选项,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B、D都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涨潮和退潮 B.日蚀和月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体育竞赛的程序和规则(2003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中等难度的简单应用题。题目中关键词是不属于,对题干中的否定词语为引起考生注意加上着重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和B是自然现象,C是物质的力量和物质的关系,都属于物质范畴,D是人们制定的,不属于物质范畴。

(4)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B.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 C.哲学、艺术、环境科学,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2003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领会题,题虽不难若租心易错。意识形态是思想上层建筑,每个选项有三组意识形式,关键词是“全部”。A中逻辑学,B中语言学,C中环境科学都不属于意识形态,只有D全部属于意识形态。

(5)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冬去春来,夏尽秋至B.夜去昼来,昼尽夜至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02年下半年试卷)

这是较易的简单应用题。因果联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A、B、C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不属于因果联系。D前后两种现象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因果联系。

(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2000年试卷)

这是较难的领会题,问的范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关键词语是“不曾存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社会历史领域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和思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后,才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正确。A、C、D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了。

单项选择题列有四个各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无分。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是答案的惟一性。

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均无分。

多选题每章都有,是难度较大、考核的知识点较多、考生丢分较多的试题,多选题的错误选项往往干扰性较大,考核层次多为领会和简单应用。答多选题除要认真审题外,思路上应将选对和排错交替运用。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而多选题是正确选项多,如果某一选项不能排除就应选上。

(1)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有 A.人能认识规律 B.人能消灭规律 C.人能创造规律 D.人能利用规律 E.人能改变规律(2003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较易的领会题,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明显。规律是客观的,B、C、E都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2003年上半年试卷)

这也是较易的领会题。A、B、E三个正确选项明显,正确表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教材116页—117页自然段中分别用第一、第二、第三标明。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概括而形成的。是认识过程的质变、感性认识相加之和仍是感性认识,C错。D不是讲二者的关系,其内容是对正确选项B的否定,属于经验论的错误观点。

(3)辨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2001年上半年试卷)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06-5-18 11:49:53 |只看该作者
[分享]马哲试题分析(二)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中国考试》 | 文章录入:大雄 ]

这是包含考核知识点较多的领会题。A、B、D、E是从不同方面表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否认了时间、空间的客观性,与A和B的内容相悖,是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4)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E.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2001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较难的领会题,C、D、E分别是第八章、第二章、第七章的考核内容,而题干要求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是第三章的内容。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不能直接感知而要借助于抽象思维才能把握。C、D、E正确地揭示了人、意识和国家的本质。A和B不是本质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人们通过感官是可以直接感知的。

(5)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有A.劳动创造了人脑 B.劳动创造了人手 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E.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2002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领会题。题目问的是劳动在人类形成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A、B、C、D分别说的是劳动在人类形成中的作用,E说的是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都符合题目要求,都不能排除。

(6)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有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自和的 C.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D.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E.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2001年上半年试卷)

这是简单应用题,关键词语是“违背”。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E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社会性不是人生来俱有的。动物都会本能地趋利避害。所以,A、B、C、D都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我们对选择题举例分析较多。选择题占50分,答好选择题是取得及格和高分的基础,也是答好非选择题的基础.试卷中凡选择题得分高的,说明该考生做到了全面学习,并对基本概念、原理能较正确的把握,这便具备答好非选择题的“基本功”。

3.简答题
简答题大多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领会题。每份试卷有四个简答题,两个7分题,两个6分题,共占26分。分布是辩证唯物主义两个,历史唯物主义两个。

简答题很明确.考生只要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回答即可,一般不要求展开和联系实际。如简述生产关系的含义、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2003年上半年试卷,7分)。

这个题目有3问。一是含义,二是内容,三是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此题也就有3个要点。一是阐明生产关系的含义,二是说明生产关系包含的三项内容,三是指出这三项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如果简答题的要点文字很少,就需作必要简明的阐述。如2002年上半年考试有道题是: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7分)。规律的含义是一句话,规律具有的特点是客观性、重复性、普遍性。如只答这两句话是不可能给7分的,这就要求对规律的每个特点略加说明。

对简答题,首先要弄明白此题问的什么,有几问,回答时如能做到要点不漏、表述准确,此题便能得高分。

4.论述题
试卷上有3道论述题,考生从中任选两道题作答,每道题12分,共24分。这3道题中,一般情况是辩证唯物主义两道题,历史唯物主义一道题。

论述题是综合应用题,是较难的试题,但考生不必望而生畏。一些考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论述题上,甚至猜题、押题,那更是错误。论述题没有偏题怪题。论述题多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某个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论述题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原理,二是实际。原理多是基本原理,是考生应掌握的,不偏不怪。实际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教材中大多提及、媒体更是经常报导,考生应当知道。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是高度抽象的理论,联系实际也主要是以世界观、方法论角度来分析,比较原则,不可能太具体。论述题得高分(10分以上)较难,但得到基本分(7—8分)应该是不难的。

2002年上半年试卷有个论述题是:说明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答案参考列了3个要点。(1)准确表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含义。(2)简要阐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关系。(3)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按规律办事,既要有科学态度,又要有高度热情,开拓创新。

2003年上半年试卷的论述题: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案参考列了3点。 (1)说明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各自含义并指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具有绝对性必须坚持, “过时论”是错误的。 (3)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必须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反对僵化的教条主义。

答论述题,首先,要对试题中的概念和原理要点不漏,准确阐述。这是答好论述题的基础,这部分一般占4—6分。许多考生失分就是对这方面答得不准确或不全面。其次,要紧扣原理来分析试题指出的实际。紧扣原理即原理与实际“挂钩”,如上题就先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对“挂钩”可以列个小自然段,也可在分析实际前先指出来。分析实际要抓住要害,要用结论性的词语,即所谓得分的话,千万不要东拉西扯。这两部分占10分以上。再次,指出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行为,点到为止。论述题如按这样回答,能做到要点不漏、表述准确、层次清楚,便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各章学习的要点和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第一章有四节,第一节是重点,第一章的试题大多出在第一节.2003年上半年试卷中第一章3个单选题和1个多选题都出自第一节。

第一章教材上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要求考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自然科学前提、理论来源是什么。

第一节二、三两部分是重点,这两部分内容很多,教材眉目不太清晰。关于哲学一般问题应把握:1.哲学的科学含义,2.哲学基本问题(什么是内容和意义),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发展的历史形态,4.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形式,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掌握:1.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在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3.在作用上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主要知道:1.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2.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因在“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将展开阐述,故哲学很少出题。第四节大体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方法。 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 这章是辩证的唯物论,是重点章,常出论述题,占的分值较多。

本章共三节,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空间、意识、二元论、规律、主观能动性。

应把握的主要原理有: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2.物质和劳动的关系,批判在这个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把运动与静止绝对割裂开来的错误。4.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起源和本质各有两句话,教材41页第二节开头和43页第三自然段开头讲的起源,教材44、45页用第一、第二指出本质,掌握这两句话即可)。5.意识对物质反作用(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和实现的途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评价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6.世界物质统一性,批判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的错误,指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批判唯意志论和宿命论的错误。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教材56-59页联系实际展开阐述.59页最后一段,对此作了概括)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快乐天使!

Rank: 9Rank: 9Rank: 9

10#
发表于 2006-5-18 11:50:11 |只看该作者
[分享]马哲试题分析(三)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中国考试》 | 文章录入:大雄 ]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这章讲唯物辩证法,内容很多.是重点章。本章有四节,常出论述题,占的分值较多。

本章第一、二两节分别讲唯物辩证法两个根本观点——联系和发展,即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第三节讲唯物辩证法的3个基本规律,是本章重点,常出简答题和论述题。第四节讲五对基本范畴,常出选择题和简答题。

本章要把握的主要概念有:联系、系统、发展、新事物、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质、量、度、质变、量变、肯定方面、否定方面、扬弃、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内容、形式、本质、现象、假象。

本章需掌握的主要原理有: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和根本分歧。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6.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9.把握事物度的意义。10.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批判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1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12.把握辩证否定观,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西方文化,批判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1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批判直线论和循环论。1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5.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批判割裂二者的错误。16.区分和分析可能性的几种情况。17.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18.本质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第四室认识和实践
本章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重点章。本章有四节,常出简答题和论述题。

本章应把握的主要概念有:实践、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反映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实事求是。

需掌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有: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3.实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和理论都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第二节有: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指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两次飞跃的重要性和二者的关系。3.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及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节有:1.真理的客观性、批判唯心主义真理观的错误;真理和谬误的关系。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及关系。第四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意义和应用,重点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2002年上半年试卷47题:说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关系以及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第五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章可以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绪论。有二节。

本章要把握的概念有: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劳动。

应把握的原理有:1.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2.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要尊重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使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3.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保持生态环境。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

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六章是重点章,常出论述题和简答题。

第六章有三节,要把握的主要概念有: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国体、政体、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形态。

第一节内容多,是重点节。要掌握的原理有:1.生产力构成各要素的含义和作用。2.生产关系的内容和生产关系两种基本类型。3.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4.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的关系。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的本质。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7.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性质和表现。(2001上半年试卷有道论述题是:应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主要了解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社会形态可作不同的划分。

第三节有些考生觉得难理解,把握第三节的线索是: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本质上和自然界一样,都是物质运动,都按其固有的规律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这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统一性。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人们活动可以选择。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外部情况是不一样的,因而其历史进程也会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既要肯定决定性又要承认选择性;统一性表现为多样性,统一性和多样性是统一的。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本章为重点章,共有六节,重点是第一节和第四节。

本章需把握的主要概念有: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人民群众、杰出人物、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科学、交往。

应把握的原理主要有: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规律的内容和意义。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4.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社会革命的根源、实质和作用。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7.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对立。8.正确理解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范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主要表现,人民群众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9.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作用。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11.交往的社会作用。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本章有四节,要把握的主要概念有:社会进步、人的本质、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必然王国、自由王国、人的全面发展。

本章应把握的主要原理:1.社会进步的根源和标准。2.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3.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是由必然王国不断向自由王国转化的过程。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书写文字的时间60分钟足矣,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认真审题、思考判断和仔细检查。希望考生一定要仔细检查,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自考论坛导航|湖北自考网论坛   

GMT+8, 2024-11-15 20:38 , Processed in 0.03733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湖北自考网论坛 X2

© 2001-2017 湖北自考论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