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当如何看待这种态度?结合具体的作品加以分析。
答: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是严厉的,是决绝的态度,甚至很偏激。最典型的,也是大家熟悉的,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之口,把中国历史、文明高度概括和比喻为“吃人的筵席”,而传统中国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席的厨房”。《狂人日记》用“吃人”来概括中国传统,主要是一种象征的说法,但的确又是一种猛烈而深刻的批判,是极带义愤的攻打和否定。鲁迅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常采取与惯常思维不同的逆反评判。这可能让人震撼、惊愕,虽然不习惯却又觉清醒,思路别开生面。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适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在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为了警醒人们,当然最好是大声疾呼,这样,有时他就难免要表现为“有意的偏激”。所以,“吃人”也好,“不读中国书”也好,这种急需突破传统的态度,即使有些偏激,也是符合那时代变革需要的。
2、就《阿Q正传》或其他作品为例,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其及价值。
答:我们读《阿Q正传》,看那小说中“丑陋的中国人”的代表,有时会不舒服,甚至感到恶心,因为这真是给我们的同胞揭了短,露了丑。但你仔细想一想,这又的确是真实的,一种毫无伪饰的真实。就如鲁迅所说,这作品的目的就是要写出国民沉默的魂灵来。中国人的这种精神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都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说出,通过阿Q我们重新发现了自己,以及我们周遭的许多落后的行为习惯,乃至心理模式、民风民性。如“以祖业骄人”,总是向后看,摆“先前阔”,如比丑心理,癞疮疤竟也可以作为骄傲的资本;如自欺欺人的健忘症,不能正视失败和衰落的精神胜利法,还有那想睡上秀才娘子宁式床的精神弊病等等。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深刻的,但又并非居高临下,他总是带着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带着无限的悲悯和无奈,去表现和批判他所置身的那个病态社会。
3、怎样理解《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成熟的标志。
答:《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成熟的标志,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题材的变革。〈呐喊〉〈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取材都是现实中常见的事,普通的人,是日常人们的司空见惯的平凡不过的生活,而“五四”时期之前的传统小说,极少有普通平凡的角色,历来都追求奇特曲折的情节,讲求传奇性和故事性,长于娱乐性,但比较远离现实。
二、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构思。《呐喊》《彷徨》极大的魅力,还在于偏向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陌生化。作家通过他的作品的描写,让读者重新打量自己所熟悉的甚至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已经有些麻木的生活,获得某种新的体验和想象。
三、揭示灵魂的深刻性。传统小说比较类型化,不善于人物的心理刻画。鲁迅小说则下好在这方面突破,非常重视写人物的心理,尤其是国民精神上的痛苦。鲁迅擅于勾画出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心理上的病苦,对传统的尖锐批判,对病态国民性入骨的分析,都贯彻于小说创作之中,对于这种注重写灵魂,注重揭示心理之深的表现,是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
四、鲁迅小说艺术格局多采用“横切面”的艺术方式,叙述角度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单一,不再局现于第三者人称的全知视角,而尝试了第一人称叙述,双线结构,反讽结构,以及抒情独白体,类散文体,类独幕体等等多种体式和手法。在语言方面,鲁迅小说有诗一样单纯的韵味,却又精粹、凝练、含蓄,可以反复欣赏,越读越有味。鲁迅能独立地按照其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自己的艺术个性去进行灵活的艺术熔裁,小说的体式手法不断有新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