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湖北自考网论坛-湖北自考论坛|湖北自考网|湖北最大自学考试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66|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力推荐] 转帖:自考三部曲(参加自考的朋友不得不看) [复制链接]

管理员

湖北自考网快乐大使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1:15: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自考三部曲(1):勇气

来到自考这座大山前,你停住了脚步,抬头望去,见这山处处奇峰峻岭、秀丽峥嵘,是座好山。你很想上去看看,却又慑于山高路远、坡陡涧深,又听说山中多豺狼挡道、虎豹横行。所以你彷徨,你犹豫。 这时你需要的是决断、自信和勇气。

  一、“听说”自考很难,你害怕尝试。

  小马过河的故事还记得吧。小马的妈妈叫小马驮一袋面粉去集市,而这途中需经过一条河流。小马驮着面粉来到河边,看着湍急的河水,有些犹豫。于是它问正在河边的一条老水牛水有多深,老牛告诉它水很浅,才没过膝盖。小马信以为真,而正当它准备涉水过河的时候,一只松鼠赶紧制止了它。松鼠告诉小马说河水很深,前几天就有一个伙伴被淹死了。小马不知该信谁的好,于是决定回家问妈妈。回到家中,小马把在河边的经历跟妈妈讲了。马妈妈深情地对小马说:“孩子,河水有多深,你自己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小马依言,又来到河边。这回,它既不听老牛的怂恿,也不听松鼠的劝阻,而是小心翼翼涉水。结果,它发现河水既不象老牛说的那么深,也不象松鼠说的那么深。---所以说很多的时候“听说”并不一定是真的。

  有一句外国谚语:“每一个人都要亲身体验,才知道炉灶是烫的。”套用这句话,我要说的是“每一个人都要亲身体验,才知道自考是容易的。”不试,在你死的那一天你都会说:“自考很难”---而事实上你甚至连自考难在哪里都不知道。

  二、别人一次能考过四门,我为什么不能?

  我比人家傻、比人家笨,我不如人家那么有天赋,我的资质比人家差,我的记忆力没别人的好,我反应比人家慢;我文化水平很低,初中还没念完;我的工作很忙,事情很多,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我的学习条件、环境没别人优越;我没钱参加辅导班……

  如果你认为以上任何一条存在并且会影响或已经影响你的学习而你还决定坚持这么认为的话,亲爱的同志,我请你尽早放弃。不要再为这些“无聊苦恼”的事情而继续伤害你自己了。如果你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这些看法,那么你应该问一下自己:以上的这些情况真的存在吗?它们有那么严重吗?

  “我比人家笨、比人家傻,我不如人家那么有天赋,我的资质比别人差,我的记忆力没别人的好,我的反应比人家慢。”好好问问,这些话都是些什么人说出来的。老师、同学、亲戚、朋友还是你的父母。如果是,不管是谁,你说你们统统见鬼去吧!人家说你笨,你说你比我还笨;人家说你傻,你说你比我更傻;别人说你没天赋、资质差,你说你会无匙开锁吗?你会倒骑摩托吗?别人说你记忆力没他的好,你说这句话我记住了;别人说你反应慢,你一拳打在他的面前说我还可以更快。

  “我文化水平很很低,初中还没念完。”初中没毕业,什么原因?小时候贪玩,受不了学校的清规戒律而自动放弃学业;或是因为家里很穷,初二的下半学期被父母叫回去放牛而不得不辍学。如果真是这样,我会嫉妒你:嫉妒你的大胆、不羁和崇尚自由的心境,嫉妒你与牛之间的亲密接触。你说你文化水平很低。多低?“考试”这两个字你认识吗?啊,认识,认识就好,自考教材上的字大多比这两个简单。不信!不信你买本书回家翻翻。另外,为了有备无患,你可以买本《新华字典》,将它摆在显眼的地方。翻字典时,如果有人问你在查什么字,你大声告诉他说你在找茴香豆的“茴”的第五种写法。

  “我的工作很忙,事情很多,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这种情况,你有两种选择:一、正如我前面所说,为了你的健康和生命,放弃!二、打个电话给鲁迅,问问他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他会告诉你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你不去拧它,水就不会出来。你拧一下,水就出来一点,你用的力气越大,水就出来的越多。你使出最大的以至于使出吃奶的力,水就会以与你所用的力量成正比的数量流出来。而且你要绝对相信不管你怎么用力 ,哪怕把海绵拧断了,你也不可能把里面的水全部拧干。不停,找块海绵沾上水试试。

  你又说你的学习条件、环境没别人优越。好吧,我问你,“凿壁借光”的故事听说过没有,比之故事中那个为了晚上能找到学习用的光源而不得不将自己和邻居家之间的墙壁凿个洞的小伙子,你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又如何?---可我听说那小子最后当了大官。

  你还说虽然那些自诩深谙自考内幕能够为你指明考试捷径的各类辅导班对你的诱惑很大,无奈自己囊中羞涩而无法参加。说真的,我并不想底毁这种助学形式,但我想我一般是不会参加的。在我看来,在辅导班里一天学习一章的内容,而通过自己看书我一天可以学习三章的内容。另外,若真是哪个辅导班敢说它辅导的内容都是考卷上将会出现的,或者说他们有命题老师亲自辅导,你可以向工商局告他个“虚假宣传”,说不定还有举报奖了。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夹带浓厚的宿命色彩的论调如果用在自考上是很不适合的。它只会打消你的气势,浇灭你的热情,磨平你的锐利。信奉它会使得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要敢于冲破世俗,要相信“人定胜天”。所以你应该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改成“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三、拿个文凭要考十几门,我有这个信心和勇气考过吗?

  话说战国时期,秦派王离领兵攻赵之巨鹿。秦兵多将广,巨鹿守将陈馀自知不敌,于是到处求援,但诸国诸将慑于秦的强大,都不敢前去求援。陈馀在怨恨别人的见死不救之余,也别无它法。直至后来向项羽求援,于是“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兵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的曲故。回头想想,项羽以数万之众战胜秦之数十万大军,也并非是项羽手下的将卒个个就那么英勇神武,人人有以一敌十之功,而是强烈的求生念头激发了一个人潜伏在内心最深处的力量,使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清楚的看到,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退却,不被敌人杀死,也会饿死,即是必死无疑;进攻,或许还有一丝希望。有谁愿意死了,他们都不想,所以,事实上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就只剩下了一条:冲出去---即使生的可能性也很渺茫。他们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唯一的路,他们孤拄一掷,以性命相搏,结果,在这场生与死的赌博中,他们大多数人赢了。对于自考,也是一样的,你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不要给自己留任何退路。你要让自己觉得你所有的未来都压在了自考上,自考考不过,你一辈子都不会有幸福,你会活得很悲惨、很痛苦。

  我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是“三米宽的沟你可能跳不过,但如果后面有一只老虎在追你,那么,你一定跳得过!”老虎追你的时候,你不会考虑三种可能:一、跳得过。二、可能跳得过。三、可能跳不过。那时,你脑子里绝对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跳得过!同样,对于自学考试,你也不能为自己找三种可能:一、顺利的话,我花一年半的时间能考过大专(本科);二、不太顺利的话,我花一年半的时间可能能考过大专(本科);三、很不顺利的话,我花一年半的时间可能考不过大专(本科)。如果你曾经这样想过,那只是说明你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说你在给自己找借口,同时也说明,从一开始你就已经输掉了一半。你应该这样对自己说:一、顺利的话,我用一年半的时间能考过大专(本科);二、不太顺利的话,我用一年半的时间也能考过大专(本科);三、很不顺利的话,我用一年半的时间还是能考过大专(本科)。

  这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无声、无形,但很激烈。赢了,你想拿个大专(本科)文凭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我是个电脑盲,但我知道电脑很重要,于是我决定利用一些闲遐功夫学点电脑知识,顺便也考过计算机一级证。我打电话问远在天津的一个已刚考过一级的同学关于考试的一些情况。电话打过去,同学不在,是另外一个人接的。一阵寒喧之后,惊喜的发现,我和这个接电话的人居然也是校友,而且得知,他也刚刚考过一级。我便问他计算机考级难不难,大概得花多少时间?他先问我现在对电脑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说我会打五笔;他问记忆力怎么样,我说还可以;他又问我理科学得怎么样,我说毕业时我的高等数学考了98分。略加深思之后,他开口了:“一个星期!” “啪”,我吓得把电话给挂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全国自考是一家,论坛服务你我他。相约湖北自考网,助你成才走天下!

管理员

湖北自考网快乐大使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07-11-25 11:16:34 |只看该作者

自考三部曲(2):态度与方法

  你终于决定上山了。你信心满怀,豪气干云,你对自己说你已不再怕那些狼虎挡道、山高阻途了。你迈开大步,奋勇向前……但没走多远,你就真的遇到了陡峭的悬崖、狠毒的狼虎。这时,你该怎么办?你又能怎么办?总不会空凭一腔热血,万丈豪情,你就能赤手空拳翻越这悬崖,打败这虎狼吧?况且你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跟它们纠缠,毕竟你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尽早地到达山顶。
这时,你需要的是攀山的绳索,打虎的棍棒。

  一、关于态度问题

  态度问题应该是一个在你决定自学之前就已确定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可谓重要之极,所以需加以明确。我们要承认,绝大多数人参加自学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拿个文凭,给自己增加些学历资本,为今后的工作、求职创造便利。学历重不重要?重要,非常重要!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时下的社会里,有时学历甚至比能力还重要。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只一味地为学历而学习,你会学得很被动、很艰难、很辛苦!你呕心沥血,挑灯夜战,靠着脑子里那“学历”二字维系着自己仅有的一丝热情,三年下来,你可能会面临两种结果:第一种,你熬白了头,但是没考过,于是你发出了“自考真难”的感概,你那仅靠着一丝热情支撑着的精神的大山在瞬间轰然倒塌,你觉得自己很窝囊、很失败、很没用!于是终于你作出了痛苦的决定:放弃!第二种,你也熬白了头,但幸喜的是,你最后一门通过了,虽然只考了可怜巴巴的6 0 分,但必竟是过了。你高呼着“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号冲到小店,你要了十瓶啤酒。你需要狂欢,你要用酒来告慰你这三年的付出,你要为你的凤凰涅槃而庆祝。你喝得烂醉如泥,口里却还在念着“我过了,我过了!”一阵凉风吹来,你打了一个激灵,酒了一半。你希望借着这美妙的时刻再重温一下自己这三年来走过的路。你面带微笑,开始回忆,但很快你发现除了能想起这三年来为了自考自己确实过得很累外,你再也想不起别的。你想不起你学了些什么,你甚至忘了你所学的课程。你大脑一片空白,一片混乱,你用力捶打自己的头,你质问自己这三年你都干了些什么?你张惶失措、零乱不堪……终于你酒彻底醒了,你陷入了一种极度悲观绝望的境地——因为你此时已清醒地认识到,三年下来,除了一纸文凭,你一无所获。你出卖了自己三年的青春。于是你又喝了,醉得一踏糊涂……
如果非要我们说我们自考的目的是要学知识的话,那显然是违心的,但我们又是否应该试着在拿文凭的同时兼顾真正学一些东西而不至让自己的学习目的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呢?我想这是可以的。

  二、关于计划问题

  对于自考,我极为推存计划。计划妥当,会让你受益颇多。

  自考报名了,你仗着热情一下子报了四门。报四门,什么概念?它意味着在短短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你得背完8 本书:四本教材,四本练习册。8 本书,又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把它们叠在一起其高度有近2 0 厘米,而这个高度可以把你吓晕。可你也没法退缩,因为话你已经放出去了——两天前你对着所有的朋友夸下“海口”说你这次“四门不过,誓言不为X ”。

  把书抱回家,你开始了为你的“海口”而奋斗的漫漫历程。第一天,你奋斗了一点,第二天,你又奋斗了一点,第三天,第四天直至第五天、第六天,你每天都奋斗了一点。第七天时你回过头来,突然你 现自己前面每天所奋斗的“那一点”是那么的少,即便是把前面的所有的“那一点”加起来,相对于整个你要背记的内容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你每天都看书——你不得不看,但同时你又感到每天所看的内容实在太少,20厘米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你的心头,那八本书的厚度让感到害怕,你有了一种遥遥无期的感觉,你的信心渐渐被打磨,“自考很难”的念头又开始慢慢占据你的脑海……

  其实,这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它的存在很轻易地就将你导入了一种误区。这时你需要来点“逆向思维”。举个例子:十三岁那年,你被要求每天从一个小池塘里提五桶水去浇附近的一片树苗。你日以继日、持之以恒,每天按要求提五桶,也不偷懒,也不多提。直至有一天,你的一个朋友来看你,不经意间,他发现池塘里的水少了很多。就问你是怎么回事。你恍然大悟:天啦! 这池塘里的水居然少了一大半,难道都是被我提掉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的,不知不觉中,你确实提完了大半池塘的水。此前你当然没意识到:少五桶水对整个池塘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你每天所看到的池塘里的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但你的朋友就不一样,印象中的池塘里的水深比他眼前的池塘的水深实在相差很多。这便是潜移默化之功,很浅显的道理,如果不是让你每天提五桶水而最终有一天你意外地发现整个池塘里的水差不多被你提干了,而是直接把你带到池塘边对你说:“听着,你给我把池塘里的水提干! ”你一定会大叫:“这根本不可能! ” 
 
  是啊,谁能这么容易就一下子把一个池塘里的水看成是一桶桶的了。

  “面对八本书时,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8 本,而要看成是八个1 本。”八本书叠起来不是很高吗?把它分成八堆,它们就矮多了。一次只看一本,把另外的七本放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心里就踏实多了。抓住这份好心情,看完了这本,再去换另外一本,下一本看完了,又去看下下一本……不知不觉中,你就把八本书都看完了,心情不错,还记了不少。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我的作法吧。买了书,我第一件事就是看书的最后一页的页号:第一本,4 0 0 页,意味着这本我得花二十天的时间看完;第二本,5 0 0 页,一般情况下我要花2 5 天时间;第三本,6 0 0 页,我要花3 0 天。(通常还会有第四本)(之所以选择一天看一本书的2 0 页,因为我认为:一、这个数量我可以接受;二、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自考教材中的一章内容大多数是2 0 页左右。选择2 0 页,就不至于将章节“条块分割”)三本书中折一下,我选择每本书花2 5 天时间看完一遍,但并不是说看完三本书我就得花2 5 ×3 =7 5 天时间。我申明一下,每天我能用来看书的时间还算不少,所以这三个2 5 天可以并列,即我一天可以同时看完这三本书的2 0 页(一般情况下,我还会附带做完练习册中相应章节的内容。)按每年考四次,每次考试间隔近三个月来算,通常情况下,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将所有的教材和练习册看3 遍以上。至于怎么个看法,我想这是需因人而异的。

  计划制定了,就剩下落实问题了。这里我提倡“提水精神”,即每天提水,不因为心情好而多提,也不因为心情不好而少提,而是一天五桶,雷打不动。早提完,早休息,晚提完,晚休息,不提完,就不休息。用在学习上就是每天严格按计划完成自己定下的任务,没必要超额,但绝对不能缺额。如果仅仅因为今天心情不好就少看一些内容而留到第二天,然后第二天起个大早或是加个夜班将其补过来,又或者由于今天心情特好,就一下子多看完一章,第二天就可以少看一章。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敢断言,一次两次还可以,久了,你的计划就全乱了。 

  三、关于时间问题

  根据以往的经历,你也许会说:“看吧,我花了一个月时间,连一本书都没看完。”好,既然你这样说,那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关于这“一个月时间”的问题吧。说一个月等于3 0 天,尚有武断之嫌(因为还有每个月等于3 1 天的时候,就权且当它是三十天吧。),但讲一天等于2 4 小时,那就是个颠灭不破的真理。如此一算,就得出了一个月的时间等于3 0 天×2 4 小时=7 2 0 小时。7 2 0 小时中除去每天睡觉的8 小时,剩下7 2 0 -3 0 ×8 =4 8 0 小时。再除去国家规定的8 小时工作制的8 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还剩下4 8 0 -3 0 ×8 =2 4 0 小时。人总不能每天不吃饭,不上厕所,而干这些事就得花时间。好,就再除这些时间,一个半小时够不够?够的话这一个月时间就还剩下2 4 0 -3 0 ×1 . 5 =1 9 5 小时。但不能光减不加啊,现在不是流行双休日吗?你要考自考总不能也去“双休”一下吧。所以“双休日”这点时间就不得不加上,按每个月四个星期即有四个“双休日”来算,一个月的时间就得加上这四个“双休日”中的应工作时间,这时一个月时间就等于1 9 5 +4 ×2 ×8 =2 5 9 小时。把这2 5 9 个小时分成3 0 份,即每天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2 5 9 ÷3 0 =8 . 6 3 3 3 小时。得,为了照顾你的身体,就再给你去个零头,让你每天花上这0 . 8 6 3 3 个小时去散散步,做做运动吧。最后,实际上你每天能用来学习的时间有8 小时。再回过头看看你的那“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中的这一个月中的每一天你所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多少。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或者说更多。事实每天真正能花那么两三个小时在学习上的人并不是很多(除了学生)。一听这话,你可能就会委曲地说:“哪里,我确确实实每天都花了四个小时,从上午1 1 :3 0 至下午3 :3 0 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看书。”你是觉得有四个小时罗,可你要知道,“四个小时”,这是一个多么笼统,多么模糊,多么庞大的概念!把他们分解成“分”(也不必将其分解成“秒”了),你就会发现这所谓的四个小时中的每一个小时都是不连贯的,这中间有许多“断裂层”,而这些“断裂层”占了你不少的时间,而这些时间你都在干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说发呆。

  所以说,你的“花了一个月时间”的这一个月时间实际上只等于3 0 ×2 =6 0 小时,按照一个月的实有时间来算,你的这“一个月时间”等于7 2 0 ÷6 0 =1 /1 2 (0 . 0 8 3 3 3 )个月,等于3 0 ×1 /1 2 =5 / 2 (2 . 5 )天。而按每天可花8 个小时用来学习的时间来算的话,你的这“一个月时间”也只等于6 0 ÷2 4 0 =1 /4 (0 . 2 5 )个月,等于3 0 ×1 4 =1 5 /2 (7 . 5 )天。 那么还有2 4 0 -6 0 =1 8 0 小时,还有3 0 -7 . 5 =2 2 . 5 天的时间呢?——是不是被妹妹拿到小店里换饼干吃去了? 如果是,还等什么,赶紧追上去要回来!

  四、关于知识结构问题

  所谓自考无重点,这点不假,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自考其实处处皆重点。所以,学习时要通读全书,要一字不落。那些死抱着重点不放,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猜题、押题上的人,考场必然铩羽,而所学到的东西也肯定有限。在背记时,如果只记重点,只去背那些条条框框,一个问题记下来,你可能需要五遍,而如果你把条条框框下面的那些内容也细看了,带着理解性的去记忆,你可能就只需要三遍,且此种记忆可以持久。要知道考试时碰到一个论述题,哪怕是简答题,也是需要在答出要点之余,还需加以叙述的。若是你平时未曾通篇看过,脑子里除要点外对其它内容一点印象都没有,答题时你有可能会无从下手;或者说你觉得你的理解能力很强,文采也不错,你能“望文生义”,完全凭主观想象去叙述。这样的话,如果找对了思路,你洋洋洒洒让阅卷老师侧目,但如果没找准思路你就去了“太平洋”——并不是每一个要点都能理所当然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读全书,在做到扫除盲区之余,更能使你所学到的知识前后勾绾、融会贯通,以达到增进理解,促进记忆之功效。

  据此,我通常将书本内容分为“经节脉络”与“细枝末节”两个层次。所谓“经节脉络”,顾名思义,自然是从宏观着眼、大处着手而得出的书本内容的大体结构和整体框架(这点只要粗读全书或是从章节目录中就可发现<而又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所谓“细枝末节”便是指从细微入手,微观出发而得出的知识框架下面的具体内容。如果把一本教材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经节脉络”就好比是人的骨架,而“细枝末节”自然就成了人的血肉。人无骨架,血肉便无所依附;人缺血肉,骨架便空洞无生。所谓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所以可以这样说,了解了“经节”,你就了解了教材编者的意向,掌握了“细枝”,你就掌握了编者的思想,二者都掌握了,那么考试你就过了。

  孔子他老人家深谙学习之道,历来被腐生儒士们奉为“圣人”,信口念句“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便也成了我们顶礼膜拜的千古绝句。对于我本来是奉承还来不及的,但今天我要借它一用,用在自学上,我要把它改成“细而不粗而罔,粗而不细而殆。”可不知他老人家有否意见。

  五、关于背记方法的问题

  我自认为总结出了一套不错的背记方法,这些方法能让我在较短的时间里记住很难背记的东西,对我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这仅仅只是适合我的方法,对别人可能不太适合,或是根本就不适合。“邯郸学步”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道理,赵人的步态再怎么优美,别人能学会自然是好事,可如果实在是不适合自己就不能强求,否则最后弄得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的都给忘了,只能爬着回家,那可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我很赞同一位作者所提倡的“学习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即“建立在基本学习方法之上的更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方法。”事实上也是,比如性格外向的人在记东西时喜欢背出声来,而性格内向的人记东西时就可能更喜欢默背了。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人的学习方法就一定会完全不一样了、毫无共同之处可言了。事实上,即便是上面那位提倡“学习个性化”的作者在给这个词下定义时也充分强调是“建立在基本学习方法之上的”,而这所谓的“基本学习方法”,就可以是人人相似甚至相同的,我想这应该也包含计划、时间、恒心和努力等吧。

  说来说去,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呢?再“移花接木”一下,即:“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就是好的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特点的就不是好方法!”当然,如果你非要说:“适合我的特点的方法就是不学习,不适合我的特点的方法才是学习!”对此,我毫无办法。
……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其实这谁都能,问题是你能不能找到那个支点,找到了,你甚至可以大声宣布:“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十个地球!”
全国自考是一家,论坛服务你我他。相约湖北自考网,助你成才走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管理员

湖北自考网快乐大使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07-11-25 11:17:04 |只看该作者

自考三部曲(3):汗水与努力
谁都说爱因斯坦是个天才,可他说:“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四、结束语

  放眼望去,远方云霞迷漫、雾霭缭绕,朦胧中隐见群山起伏、跌宕万里。屹立于山顶,你纹丝不动,任山风吹动衣袂,猎猎作响,你似一柱擎天的巨石。一轮红日冲破云雾,冉冉升起,晕红的光芒映照着峰顶的积雪,也映照着你那略显苍桑的脸庞…… ……,忽然间你有一种不可明状的冲动,非喜、非悲、非痛、非乐……两行热泪奔涌而出,你仰面朝天,任泪水越过眼眶,滑过脸庞,似春雨坠地,融化了地面三方积雪、四寸薄冰,融入了泥土,融入了大地,融入了永恒…… 不远的悬崖岩边,一株美丽的花儿在阳光下粲然微笑,笑那“冰雪虽厚,怎可欺春!”

  正是那: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它在丛中笑!

全国自考是一家,论坛服务你我他。相约湖北自考网,助你成才走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地板
发表于 2007-11-25 18:07:23 |只看该作者
[em22]好贴,受到鼓舞!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
发表于 2007-12-15 17:00:44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顶顶!!!
为了不虚度光阴,我选择自考
为了充实我的生活,我选择自考
为了以后能过得更好,我选择自考
你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07-12-28 13:07:17 |只看该作者
好帖!
我的小店,欢迎大家常来看看 湖北自考书店http://shop36787506.taobao.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7#
发表于 2007-12-28 17:38:58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太好了,受到了鼓舞 ,应该多写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8#
发表于 2007-12-29 19:10:19 |只看该作者
[em39][em39]

使用道具 举报

1998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8-1-8 05:24:2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10#
发表于 2008-1-12 23:10:56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太感谢你了!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自考论坛导航|湖北自考网论坛   

GMT+8, 2024-4-26 20:10 , Processed in 0.03552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湖北自考网论坛 X2

© 2001-2017 湖北自考论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