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湖北自考网论坛-湖北自考论坛|湖北自考网|湖北最大自学考试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92|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考公共课秘诀?!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11:07: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邓论,马哲和法律基础这三门政治科都是选择题占了50%。


选择题占5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只需要在主观题目(简答和论述)中再挣10分就OK了!

要在主观题中挣10分,那实在太容易了:你知道,公共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时代特征,具有政治气息,因此,只要你在答题时不放过每一道题,并且每一道题你都尽可能多地答写文字,而且这些文字都朝着歌颂我们可爱的祖国、领袖、人民、改革……总而言之,把你平常在报上读到的、书上看到的、新闻中听到的一切能想到的、和这个题目可能会有关系的内容都写到试卷上,相信你很容易就能得到20分以上。


记住:即使某道题目的答案你记得一清二楚,也千万不要照本宣科,最好在文字上或者顺序上稍微改一改,让阅卷者觉得你在用你自己的大脑思考,这会对他多给你打一点分有帮助的。


好了,你已经有20分了,或者已经超过20分了。那么,剩余的40分真的很好挣。比如我罢,就是读了几遍教材,其他什么资料都没看,结果每一科都在70分以上。当然,如果害怕不保险,你可以参考资料:北大燕园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模拟考试题库》。切记:只看选择题,其他的你完全可以将其视为粪土。


因为你如果有那份时间浪费到看那些闲书,还不如把那三本教材好好地读一遍,再读一遍。


每个自考生都应该知道:自考,最重要的是学教材。


而学教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三步学习法。我用这方法,几乎都是一蹴而就地考过了专科,考过了本科。我妻子在学习上是一个不太勤奋的人,在我的强迫下,她不得已使用了我强加给她的三步学习法,效果很明显:今年1月份考法基,她考了68分,4月份考邓论和马哲,分别考了60分和77分;为什么邓论只考了60分?这也是你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这几次实事政治题目分值比重太大了,考试前几天一定要在本网或其他网上,或者《半月谈》上找点实事题目做做,那10来分其实特别好挣,但是如果你不看一下又特别容易丢——我妻子就是平时不看新闻,考前也没看资料,结果把那些可爱的分数白白丢失了!


我想,大家想过关的愿望很迫切。这非常好。如果你愿意每一门课程都花上7天时间(每天花4小时),同时你愿意试一试我的“三步”学习法,我想过关不会是太困难的事情:


第一步,通读教材。需要时间:1天至2天。目标任务:能大致知道本门课程讲了些什么东东,换句话说,能掌握课程脉络;在你觉得是重点的内容上划了扛扛,或者打了圈圈。


第二步:对照大纲,并按照大纲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逐章学习。需要时间:2天至3天。目标任务:能记住一些重要内容的答题要点(归纳一下,尽可能简单,答题时再发挥),其他内容心中有个印象。


第三步:通篇复习,突出重点。需要时间:1天至2天。目标任务:通篇复习后是为了巩固对系统脉络的记忆,好在答题时联系起来;突出重点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在主观题上得分。


任何一门课程,它的每一个章节都不是孤立的,学习时必须通读,必须上下联系!!这对你论述题得高分是非常非常有用的。


如果你没有充足的时间,你可以在各个步骤内缩短时间,但是千万不要省略任何步骤。


再说《法基》。这门课程法律部分和道德部分的分值比例大概为六、四。法律部分内容特别多,对于不曾学过法律的人来说有一些困难,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学粗一点,争取在粗线条上得分。道德部分的内容看上去很多,实际上却很少,只需要把各章各节内容中的标题文字串一下,就是考试的题目,然后简单看一下内容,答题时任意发挥发挥,轻松愉快就得分了,潇潇洒洒就过关了。


最后,我说一下自己应对所有公共课(专科的邓论、法基、马哲,本科的毛概、马政)考试的不二法宝,归纳起来,就是答题八字真言:恣意发挥,不留空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今天你自考了吗?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3 11:08:06 |只看该作者

学习要领主要有两点:一是把课本通读一遍,看完每章的教材,就把辅导书上对应章节的习题认真做一遍。二是找最合适的参考书和模拟题。据我过了所有专科和本科公共课的经验,公共课的辅导书中,中华书局出版(都是梯田文化管理的出版社)的是最好的(切记专业课就一定要买光明日报出版社或学苑出版社的)。中华书局的辅导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每章要点与习题;第二部分为模拟题,一般有两三套;第三部分为历年试题,一般有十套左右,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一定要认真做,把自己做错的用红笔勾出,并加强一下记忆。

学习步骤分三步:第一步看教材,每看一章就做一章的习题;第二步做模拟题和历年试题;第三步是背一下历年试题中的简答和论述题。这三个步骤对所有自考科目都适用。

当然邓论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考当期时事政治和十六大内容。这也不难。先去书城买一本<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资料>,知识出版社出的(其它任何参考书都千万不要买知识出版社出版出的)五元每本,不要买成其它厚本本的。把这个看一遍,背一下从第51页开始的测验题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在考试前三周左右去书城买一本简单包装的白纸封面的时事政题,七元一本。这两个都不必费时间去背,看一下就可以了。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3 11:08:20 |只看该作者
[分享]邓小平理论概论单选题(差不多全了吧)

1.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D )
A. 军事实力的较量
B.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
C. 人口数量和物质资源的较量
D. 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 邓小平理论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C)
A. 萌芽阶段
B. 初步形成阶段
C. 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D. 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3.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 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
C. 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
D.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成为时代的主题
4.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有(B)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B)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6.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念是在党的(C)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7. 我们党首次使用“邓小平同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是在党的(C)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8. 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6. 我国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是党的(B)
A. 十一三中全会
B. 十二届三中全会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B)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8.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是(D)
A.替代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继承和发展关系
9. 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邓小平是(C)
A.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D.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10.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党的(D)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
B.十三大的主题
C.十四大主题
D.十五大的主题
11. 党的十五大在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发展是提出(C)
A.理论联系实际
B.学以致用
C.“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6.最早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A)
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李大钊
17.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B)
A. 遵义会议
B. 延安整风时期
C. 党的八大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8.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D)
A. 《实践论》
B. 《反对党八股》
C. 《反对本本主义》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19.1957年我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D)
A. 马列主义理论
B. 社会主义原则
C. “三个有利于”
D. 实践
2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
A. 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 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D.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2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D)
A. 形成阶段
B. 发展阶段
C. 成熟阶段
D. 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2.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C)
A.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23.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D)
A.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B.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C.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D.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4.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A)
A.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 党的十四大
C. ***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
D. 党的十五大
25.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
A. 提出实事求是
B. 强调解放思想
C. 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D. 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C)
A. 先分清姓“社”姓“资”问题
B. 先反复论证,澄清是非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先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7.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这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D)
A. 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B. 不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C. 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 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2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9.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C)
A. 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0.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1.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C)
A.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发展生产力
D. 向共产主义过渡
32.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
A. 革命
B. 改革
C. 政治运动
D. 阶级斗争
33.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是在(B)
A. 1978年
B. 1980年
C. 1985年
D. 1992年
34.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D)
A. 实行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 生产力高度发达
35.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 本质
B. 特征
C. 目标
D. 原则
36.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D)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7.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C)
A. 消除剥削制度
B. 实现社会公正
C.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3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B)
A. 坚持治理整顿
B. 发展经济
C. 发展科技和教育
D. 发展民主
3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C)
A. 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 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埸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 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 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且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0.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B)
A. 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 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 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
D. 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
41.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C)
A. 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B. 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 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 我国还严重地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4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C)
A. 摆脱政治压迫
B. 摆脱经济剥削
C. 解放生产力
D. 使人民当家作主
43.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D)
A. 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 四项基本原则
C. 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 自己的发展
4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D)
A.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 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 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 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B)
A. 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
B. 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C. 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46.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B)
A. 50年
B. 100年
C. 200年
D. 300年
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B)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 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48.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C)
A. 四项基本原则
B. 改革开放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四个现代化
49.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
A. 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
C. 四项基本原则
D.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50.四项基本原则是(B)
A. 强国之路
B. 立国之本
C. 物质保证
D. 发展动力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05-12-13 11:09:30 |只看该作者
5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
A. 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 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 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52.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A)
A. 政治保证
B. 组织保证
C. 物质保证
D. 发展动力
53.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D)
A. 政治保证
B. 组织保证
C. 思想保证
D. 发展动力
5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D)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的(A)
A.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5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A)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 改革开放不动摇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57.“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C)
A. 基本纲领
B. 基本路线
C. 基本方针
D. 基本政策
58.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D)
A. 四项基本原则
B. 依法治国
C. 社会公平
D. 社会稳定
59.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C)
A. 公有制为主体
B. 四项基本原则
C. 改革和发展
D. 民主政治建设
60.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 基本纲领
B. 基本路线
C. 基本方针
D. 基本政策
61.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制定过一个正确的基本纲领,这是在(B)
A. 土地革命时期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6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6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D.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65.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A)
A.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66.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二步是(B)
A.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6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D)
A.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B.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C. 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
A. 发展生产力
B. 提高综合国力
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实现现代化
70.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是(A)
A. 农业
B. 工业
C. 支柱产业
D. 信息产业
71.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D)
A.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 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
C.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D. 发展科技和教育
72.我国现有的支柱产业,是指(B)
A. 交通、能源等
B. 石化、汽车、建筑业等
C. 商业、服务业等
D. 科技、通信、信息等
7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关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是(C)
A. 各地区均衡发展
B. 各地区非均衡发展
C. 地区经济梯次推进共同发展
D. 优先发展中西部地区
74.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益三个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A. 速度
B. 比例
C. 效益
D. 比例和速度
75.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C)
A. 市场活跃
B. 持续高速发展
C. 比例协调
D. 自然资源丰富
76.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时应当(D)
A. 强调经济增长速度,速度越快经济效益越好
B. 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效益要服从速度
C. 强调经济效益,经济增长速度无关紧要
D. 强调在提高经济效益前提下,争取较快的速度
77.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应以(D)
A. 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
B.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为中心
C. 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
D. 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78.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C)
A. 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B. 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C.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 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79.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实质是(D)
A. 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的提高为中心
B. 以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中心
C. 以速度提高为中心
D.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80.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B)
A. 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
B. 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C. 数量紧缩型增长方式
D. 节约增产型增长方式
81.邓小平提出(C)
A. 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
B. 生产工具是第一生产力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管理是第一生产力
8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C)
A. 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
B. 科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C.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 科研、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83.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之一是(D)
A. 把发展加工业放在首位
B. 把发展支柱产业放在首位
C. 把发展服务业放在首位
D. 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84.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D)
A.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B.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
D. 可持续发展战略
85.可持续发展强调(C)
A. 经济快速增长
B. 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8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A)
A.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B. 发现资源和利用资源的关系
C. 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
D.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8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8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A)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 以公有制经济为指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
D.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8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它的是(D)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 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90.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C)
A. 按劳分配
B. 国有经济
C. 生产资料所有制
D. 人民当家作主
91.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是(B)
A. 农村必须坚持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 公有制占主体
C. 改革开放
D.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2.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A)
A. 公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
C. 集体经济
D. 股份制经济
93.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
A. 集体经济
B. 国有经济
C. 公有制经济
D. 外资经济
94.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是(A)
A. 国家所有制
B. 股份制
C. 股份合作制
D. 社会所有制
9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最终确立改革的方向是(B)
A. 实行股份制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全面实行私有化
D. 实行承包制
96.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 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97.在改革中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数采取了股份公司形式,因为股份公司(C)
A. 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 体现了公有制的特性
C. 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 是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98.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D)
A.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B. 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 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
D. 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9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成(C)
A. 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100.我国的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指(A)
A. 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
B.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所有制经济
C. 股份制经济
D.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05-12-13 11:10:36 |只看该作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3 11:25:53编辑过]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6#
发表于 2005-12-13 11:11:23 |只看该作者
101.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应着眼于搞好(C)
A. 国有企业
B. 大中型国有企业
C. 整个国有经济
D. 中小型国有企业
10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普遍彩的经营体制是(C)
A.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B. 集体劳动,集中经营
C. 家庭承包经营,双层经营
D. 家庭分散经营
103.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A)
A. 生产力状况
B. 资金短缺
C. 就业压力
D. 市场经济的存在
104.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B)
A.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个体成分
B.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 内资成分
D. 所有成分
10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B)
A. 计划
B. 市场
C. 政策
D. 法律
106.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 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107.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
A. 计划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D. “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体制
108.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B)
A. 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B.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C. 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 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109.关于计划和市场,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C)
A. 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 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C. 都是经济调节手段
D. 是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
110.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C)
A. 供求机制
B. 激励机制
C. 价格机制
D. 竞争机制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是以(B)
A. 直接调控为主
B. 间接调控为主
C. 结构调控为主
D. 总体调控为主
112.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D)
A.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理划分职权
B. 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C.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政企职责分开
11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D)
A. 抑制通货膨胀
B.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C. 保持经济增长
D.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114.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公司制,是因为公司制(C)
A. 适应各种生产关系的要求
B. 具有较强的透明性
C. 比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D. 是一种最具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形式
1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A)
A.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B. 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
C.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D.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应该是(C)
A. 由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 主要应该由计划形成价格机制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 以政府定价为主的价格机制
11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活动主体是(B)
A. 国家
B. 企业
C. 地区
D. 行业
118.进行社会主义调控的主体是(A)
A. 国家
B. 行业
C. 地方政府
D. 企业协会
1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B)
A. 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
B. 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C. 同社会主义制度无关的一种经济体制
D. 自发配置社会资源的市场经济
1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C)
A.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121.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主要是一般商品市场和(A)
A. 生产要素市场
B. 金融市场
C. 劳动力市场
D. 房地产市场
12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是(A)
A.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B. 统一开放、国家垄断
C. 统一开放、国家保护
D. 全国统一、分类开放
123.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D)
A. 社会总产品分配原则
B. 国民收入分配原则
C. 生产资料分配原则
D. 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
124.按劳分配的前提是(B)
A. 劳动者的实际需要
B.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 生产力水平
D. 劳动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
12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B)
A.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C.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 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阶层
126.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B)
A. 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 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 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 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127.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D)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 股分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
D. 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128.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A. 按劳分配的收入
B. 按资分配
C.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 按经营分配
129.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D)
A. 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 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 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 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麦收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要体现的原则是(C)
A. 按劳分配
B. 人民的利益
C.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 公有制的实现程度
13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是(B)
A. 按劳动力价值
B. 按生产要素分配
C. 按风险分配
D. 按经营分配
132.某人到一集体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得到了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C)
A. 联产计酬收入
B. 资金分红收入
C. 经营风险收入
D. 按劳分配收入
13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D)
A. 治贫的权宜之计
B. 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C. 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134.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我们在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C)
A.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 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 加强调控,稳定物价
135.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A)
A. 共同富裕
B. 按劳分配
C. 按需分配
D. 社会公平
136.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C)
A. 按劳分配制度
B. 按需分配制度
C. 社会保障制度
D. 平均分配制度
137.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A)
A. 社会保险
B. 社会优抚
C. 社会福利
D. 社会救助
138.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A)
A. 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 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 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
D. 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13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D)
A.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 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14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A)
A.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B.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C.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经济基础
141.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就是(A)
A.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维护安定团结
D.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4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B)
A. 共产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 民主集中制
143.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说明(D)
A. 个人品质和制度有关
B. 制度决定人的好坏
C. 个人不应当为因制度因素导致的错误负责任
D.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4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D)
A. 共产党一党专政
B. 工农联合专政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
145.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C)
A. 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B. 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集中体现
D.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146.列宁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C)
A.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受教育程度限制的
B. 文盲与受过教育的人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C. 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
D. 文盲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147.我国的政体是(B)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C)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C. 民主集中制原则
D.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149.民主集中制就是(B)
A. 作为目的的民主和作为手段的集中相结合
B.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C. 自下而上的民主和自上而下的集中相结合
D. 小事实行民主和大事实行集中相结合
150.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 共产党的一党制
B.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
C.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制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05-12-13 11:14:08 |只看该作者
15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D)
A. 执政党
B. 反对党
C. 在野党
D. 参政党
152.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A)
A. 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B. 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C. 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D. 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153.中共十五大提出,我国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A)
A. 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基本定型
C. 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D.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框架
154.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最基本的观点是坚持(C)
A. 各民族相互融合
B. 各民族共同繁荣
C. 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各民族相互团结
15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B)
A.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D. 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156.在我们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D)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十三大报告
C. 十四大
D. 十五大报告
157.精神文明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和(D)
A. 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
B. 物质生产的进步
C. 物质生活的改善
D. 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15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C)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5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160.党的十五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C)
A. 重要内容
B. 重要基础
C. 重要标志
D. 重要范畴
16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A.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
D.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16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D)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实现世界大同
D. 实现共产主义
16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
A. 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
B. 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 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问题
D. 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
164.邓小平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论断。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A)
A.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C.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D.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165.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
A. 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问题
B. 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 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问题
D. 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国优秀文化成果问题
166.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D)
A. 爱国主义
B. 集体主义
C. 社会主义
D. 为人民服务
167.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C)
A. 四项基本原则
B. 等价交换原则
C. 集体主义
D. 爱国主义
16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就要反对(D)
A. 个人利益
B. 物质利益
C. 按劳分配
D. 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16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C)
A. 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 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 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D. 为政治服务和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
170.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A)
A. 重在建设的方针
B. 以破为立的方针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171.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是(C)
A. 党风建设
B. 文化建设
C. 思想道德建设
D.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72.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D)
A. 工业现代化
B. 农业现代化
C. 国防现代化
D. 科学技术现代化
173.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指出和平问题是(B)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西西问题
174.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指出发展问题是(A)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东南问题
175.邓小平在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指出东西南北的核心问题是(A)
A. 南北问题
B. 东西问题
C. 南南问题
D. 东南问题
176.在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和平问题是指(D)
A.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B. 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和平共处
C. 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合作
D. 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地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177.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是由于(D)
A. 争霸与战争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
B. 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
C. 人口增长失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作祟
178.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C)
A. 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B.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D. 经济军事实力
179.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
A.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 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 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180.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B)
A. 不结盟运动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181.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
A. 对外开放
B. 争取外援
C. 争取和平
D. 独立自主
18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D)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B.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D. 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
183.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D)
A.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 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D. 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184.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 对外贸易
B. 对外资金交流
C. 对外技术交流
D. 对外劳务合作
185.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C)
A. 吸收外资
B. 引进先进技术
C. 扩大出口
D. 扩大进口
186.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在于实行特殊的(D)
A. 社会制度
B. 经济制度
C. 政治体制和政治管理制度
D.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制度
187.经济特区的资金来源主要靠(C)
A. 国家财政拨款
B. 吸引国内投资
C. 引进外资
D. 特区自我积累
188.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C)
A. 技术出口
B. 技术合作
C. 技术引进
D. 技术咨询
189.我国利用外资主要用于(B)
A. 弥补财政赤字
B. 生产性建设
C. 扩大社会福利事业
D. 直接增加人民收入
190.198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决定建立(D)
A.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 海南经济特区
C. 沿海十四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D. 上海浦东开发区
191.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B)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叶剑英
192.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D)
A. 《告台湾同胞书》
B.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 《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3.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B)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94.“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哲学依据是(C)
A.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B. 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
C.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19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B)
A. 香港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澳门问题
D. 香港和澳门问题
196.“一国两制”的基础的前提是(A)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 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97.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C)
A. 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B. 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 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分别
198.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B)
A. 1979年
B. 1982年
C. 1983年
D. 1984年
199.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学者杨立宇时,阐述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B)
A. 九条方针
B. 六点构想
C. 八项主张
D. 三个立场
200.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B)
A. 《中英联合声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 《中葡联合声明》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8#
发表于 2005-12-13 11:14:29 |只看该作者
201.香港、澳门、台湾成立特别行政区后,享有高度自治权,其中可以保留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C)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都可以
202.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B)
A. “一国两制”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D. 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203.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C)
A. 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 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D. 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204.1995年1月30日,***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B)
A.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B.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205.1999年7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D)
A. 阻挠两岸“三通”
B. 破坏两岸政治谈判
C. 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D. 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206.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A)
A. 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B. 澳门从此结束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
C. 澳门作为国家的一级行政机关,在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等方面从此接受中央政府领导
D.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完全实现
20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B)
A. 党的宗旨决定的
B. 党的性质决定的
C. 党的路线决定的
D. 党纲党章规定的
208.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A)
A. 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
C.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 无产阶级专政
209.党的领导的实质是(A)
A.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B. 由党领导,人民监督
C. 党通过党员具体管理国家
D. 党领导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21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实现共产主义
21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 民主集中制
D. 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212.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B)
A. 加强党的领导
B. 改善党的领导
C. 统一党的领导
D. 服从党的领导
213.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 思想建设
B. 组织建设
C. 作风建设
D. 制度建设
214.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C)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 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D.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
215.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D)
A.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
B. 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C. 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D. 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216.党的十五大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B)
A.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C. 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D. 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217.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C)
A.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B. 发扬党内民主
C. 坚持从严治党
D.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8.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C)
A. 根本的政治路线
B. 根本的组织路线
C. 根本的工作路线
D. 根本的思想路线
219.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A)
A.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 中产阶级
C. 一个独立的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220.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B)
A. 经济联盟
B. 政治联盟
C. 思想联盟
D. 民间联盟
22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A)
A. 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主体
B. 大陆范围外的联盟是主体
C. 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 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
22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B)
A. 爱国主义性质的
B. 社会主义性质的
C. 人民民主性质的
D. 政治联盟性质的
223.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C)
A. 我国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B. 统一战线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
C. 统一战线中绝大多数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 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
224.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D)
A. 阶级矛盾问题
B. 阶级斗争问题
C. 民族冲突问题
D. 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
2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A.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2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D)
A. 工作监督
B. 舆论监督
C. 法律监督
D. 民主监督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05-12-13 11:15:15 |只看该作者
[分享]邓论多选常出题


1.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表明(AB)A.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B.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C.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和平与平等的大家庭


D.人类已经战胜了战争,消灭了战争E.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1.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说明(CDE)


A.邓小平理论改造了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修正了马克思主义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E.邓小平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3、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BCD)


A.邓小平理论没有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C.邓小平理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D.邓小平理论用-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E.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的重复


1.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ACD) A.改革也是一场革命B.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C.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改革是补资本主义的课


1.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BDE) A.坚持改革开放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毛泽东思想 E.邓小平理论


1.6、邓小平理论是(ABCDE) 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E.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1.7、学习邓小平理论要(BCD)A.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 B.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C.把学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结合。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E.用什么学什么


1.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是(ABCD)A.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C.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D.经济搞得不好,人民生活改善不大E.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缺陷

2.1、邓小平再三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AB)。A.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C.正确处理改革和建设的关系D.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E.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2.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CE)。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3、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4、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相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是(ACDE)。A.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 B.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 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E.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CDE)。A.和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 B.既统一又矛盾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E.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2.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C.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10#
发表于 2005-12-13 11:15:35 |只看该作者
3.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E.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C)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E.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3.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发展是手段E.改革是目的

3.4、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AB)A.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E.制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方针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D)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B.商品经济不发达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3.6、改革是(ABC)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E.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改良

3.7、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A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BCD) 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C.它决定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3.9、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部分是(ABE)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B.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E.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10、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ABCD)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C.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D.我国的现实状况E.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

4.1、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BDE) A.保持高速度增长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E.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

4.2、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BCD)A.工业B.农业C.能源和交通D.教育和科学E.第三产业

4.3、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AC)A.科教兴国战略B.稳步发展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三步走战略E.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4.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ABCDE)A.加强农业基础地位B.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C.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调整加上工业,振兴支柱产业D.把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结合起来E.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

4.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BE)A.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B.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C.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D.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 E.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

4.6、地区经济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ABC) A.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B.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C.利益兼顾、共同发展 D.发挥优势、自成体系 E.相互照顾、均衡发展

4.7、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CDE) A.战略准备 B.战略条件 C.战略目标 D.战略重点 E.战略步骤

4.8、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2010年(ABCD)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 C.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 D.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4.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同(ACE)A.人口的关系B.市场的关系C.资源的关系D.速度的关系E.生态环境的关系

4.10、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ABCD)A.机械、电子B.石油化工C.汽车制造D.建筑业E.加工业

4.11、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DE)A.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B.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C.政府从直接管理经济向间接管理经济转变D.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E.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形转变

4.12、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ABC)A.科学B.技术C.管理D.工具E.人力资本


今天你自考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自考论坛导航|湖北自考网论坛   

GMT+8, 2024-11-14 14:50 , Processed in 0.03389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湖北自考网论坛 X2

© 2001-2017 湖北自考论坛

回顶部